上海市法学会举办区法学会培训班

  本报讯(记者孔令泉) 613,上海市法学会举办区法学会培训班,按照上海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施伟东提出的区级法学会要立足当地,找准定位,突出特色,打响品牌,凸显法学会工作不可替代性的要求,明确了区法学会的工作重点。

  培训班学习贯彻了中国法学会2018年全国地方法学会工作座谈会精神以及上海市委政法委书记陈寅关于市区级法学会建设的重要指示。上海市法学会会员部副主任朱炯介绍了区法学会2018年的工作重点有8项,分别是组织开展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研究、宣传和贯彻;法学会工作纳入当地政法工作大局,及时向当地党委、政法委汇报工作;积极探索设立党组织,加强党的领导;积极推动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发展工作;探索新的会员管理模式;规范工作机制,重要信息及时上报市法学会;深入开展“双百”活动和“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运用多种方式开展法律服务活动。

  培训班上,《东方法学》编辑部副主任胡鹏提出,要运用好新媒体开展区法学会工作,关键在于创新。要内容新,形式新。适应新媒体语言风格,标题新颖,内容活泼,提高编辑质量。挑选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多开展主题活动。

  律新社CEO王凤梅在培训中提出,既要把工作做好,更要把做好的工作说出来,讲好法学会的故事,加强统筹谋划和议题设置,提升“引关圈粉”能力。

  培训班学员普遍认为,要以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法治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理念、机制、载体和方式方法创新,不断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戒形式主义。

  上海市法学会秘书长毛坚平指出,在发展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工作上,要改变思路,以创新促工作、促发展,明确发展会员工作的定位。同时要加强学会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好学会“两微一端”和其他社会媒体平台,努力提升法学会的影响力,真正发挥好团结、引领、服务的作用。要团结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为上海市的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来自上海奉贤、浦东、松江、杨浦、嘉定、崇明、闵行、虹口等8个区法学会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参加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