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行政法学的百科全书

  该书汇聚多位学者之力,系统、深入地阐述了当代中国行政法的原理和规则。它在继承原版图书综合性、系统性、研究性等特点基础上,理论体系更完备,研究问题视域更广阔,可谓“当代中国行政法学的百科全书”。

当代中国行政法学的百科全书

《当代中国行政法》新版八卷本正式出版

  近日,由人民出版社主办、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和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协办的法治政府建设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上,由著名行政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应松年主编的《当代中国行政法》新版八卷本正式面世。

  2005年,为了总结和反映当时我国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现状和水平,应松年组织了国内近40位行政法学者撰写了《当代中国行政法》,是综合性、系统性兼具的研究性教科书,全面系统论述了中国行政法学体系、行政法学基本理论,是研究中国行政法学必备书目之一。



  2015年,应松年认为中国法治建设10年来跨出了巨大的步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再版《当代中国行政法》。



  与2005版相比,新版《当代中国行政法》共8卷,继承了综合性、系统性、研究性的特点,在行政法学理论体系上更加完备,研究问题的视域更加广阔、理论研究程度更加深入,可谓“当代中国行政法学的百科全书”。



   



十年后再版





  在编成第一版时,应松年就曾想10年后需要再修订一次。他曾在第一版导言中说:“未来的十年,将是人才辈出的十年,将是成果累累的十年,将是向法治大踏步迈进的十年。”



  应松年认为,经过10年的法治建设,我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执政方面已有了很多变化,取得了很多进步,《当代中国行政法》作为一个时代行政法学的印证,应当始终与时俱进,把行政法学最新的研究成果纳入进来,不断推陈出新,如此方才能不辜负“当代”二字。



  “应该说,在第一版完成时,虽然已经感觉到我国行政法发展的迅猛势头,但确实没有预计到中国当代行政法的发展如此快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以后,中国建成法治政府已有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表。建成法治政府,这是所有行政法学者的理想和追求。希望这第二版当代中国行政法能在建设法治政府中起一点促进作用。”应松年说。



  在编写体例上,该书采取了总论、组织法、行为法、程序法、监督法与救济法六个部分,构成了当代中国行政法学学术体系和框架。这种编写体例是几大法系相互交织、共同融合的结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谈及重新修订该书的理念和初衷,应松年说,力求更全面地反映我国行政法新面貌,反映中国行政法的发展脉络和最新研究成果,期望能够宏观、系统地论述中国行政法整体框架,为中国行政法学理论体系做出鸟瞰式、全景式描述,以防止行政法学研究碎片化的倾向。



  该书在编写的过程中也试图尽可能地建立中国的行政法学学术体系,为行政法学的研习者了解、运用行政法学理论知识提供百科全书式的阅读范本。“编写一部反映中国行政法当代的全面情况和理论认识的著作十分必要。”应松年说。



  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黄书元介绍称,该书是中国行政法学的扛鼎之作,其修订从2015年就开始着手,共历时三年多时间才完成全部修订工作,经过此次修订,该书总字数由第一版的30万字扩充为现在的大约320万字。



  “该书汇聚了我国几十位杰出的行政法学者之力。他们共同对当代中国行政法发展源流、行政法基本理论、行政法框架体系、行政法学术观点、行政法未来发展等进行了系统深入论述。他们智慧深邃、视野广阔、思维缜密、文字生动,全面呈现了当代中国行政法发展面貌和当前中国法治政府建设样态,可谓集行政法学知识之大成。”黄书元说。



  黄书元认为,《当代中国行政法》新书的发布对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早日建成将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为中国法治建设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理论支持和智力保障。“毫不保留地说,《当代中国行政法》体现了中国行政法学的学术创造和对世界行政法的学术贡献,作为本书的出版者,我们为中国产生了这样一部伟大的法学作品感到骄傲和自豪。”



   



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马怀德给予《当代中国行政法》很高评价。他认为在2018年出版此著作是对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一份献礼。



  马怀德说,该书具有非常高的权威性,无论是主编还是强大的作者阵容,都汇集了当代中国行政法的精英人才,骨干力量;从内容看,它不是一般的教材,不是一般的专著,它是经过多年的打磨所形成的一部非常有价值的鸿篇巨著;该书非常务实,很接地气,它为中国的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指明了方向,是中国法治理论和法治实践完美结合的产物,在很多方面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观点。



  回顾中国行政法治和行政法学40年来的发展,过程是曲折、艰难的。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86年,是行政法理论、行政法学科、法制建设的复苏阶段。1986年到1997年,行政法研究组织陆续成立。这是行政法快速发展的时代,由应松年带领的立法组制定了大批行政法律,包括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等等,我国很多的法律雏形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从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到2013年,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治国方略提出,行政法发展进入相对平稳期,1997年成为法治政府建设的启动年。2013年至今,中国法治建设进入了共同推进、一体化建设的新阶段、新时代。它结合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以及法治社会、法治国家建设为一体,使得我国行政法治建设进入了快车道。



  “回顾这些历史,我们深切感受到法治建设过程中理论支撑不可缺少,理论指引非常有必要。而应老师带领的行政法学者恰好在这个过程中为我们国家的法治建设提供了理论引领。”马怀德说,目前,我国的行政法治建设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行政法学,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科发展到如今法学的一大门类,应老师和他带领的学者功不可没。“他通古今之变,发思想之先声,为人民著书立说,为后学者提供了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