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精神的入口

  该书打破撰写西方法律思想史的常规思路,选取九大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法学流派进行介绍、梳理,辅以客观分析与中肯评价,为学界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参照系。


□本社记者 薛应军

□本社实习记者 孙梦凡

 

  “内容丰富、文思敏捷,融合了大量法学名家的逸闻与新颖的案例。”一位不愿具名的法学史家说,它更像一部讲述与我们每个人的思想、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的故事”,不但适合法学工作者研读,更应该被普通大众了解和阅读。

  当当网友“读***人”说,这是作者多年研究与参与一线教学的最新成果和总结,值得一读!亚马逊中国网友冯小峻留言说,该书装帧精美,内容深入浅出。该书编辑孙璐璐说,它是百道网好书榜上榜作品、曾蝉联当当网法律新书榜前五名。

  2018年1月,中国法制出版社再版了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西方法律思想史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徐爱国的专著——《法学的圣殿——西方法律思想与法学流派》。

  一位法理学家说,该书打破撰写西方法律思想史的常规思路,选取九大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法学流派进行介绍和梳理,辅以客观分析与中肯评价,文思细致流畅、资料丰富翔实、内容深入浅出,是值得反复阅读的佳作。

 

体系化的西方法律思想史

 

  “这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整个内容的‘体系化’。”徐爱国说,他20多年前开始该书的构思与积淀。其时,西式法律思想史的专门内容,融合于法理学之中,但自硕士研究生阶段开始,他对西方法律思想史产生了浓厚兴趣。

  徐爱国称,20世纪90年代开始,他陆续发表了一系列西方法律思想史领域的论文,编撰了大量书刊、论文和教材等。2016年10月,经过长期沉淀、积累,《法学的圣殿——西方法律思想与法学流派》一书正式面世。

  该书出版不久,责任编辑告知“出版社的存货只剩25本”了,这让徐爱国颇感意外。该书蕴涵了作者自身大量的思考,不是简单的西方法律思想史的知识复述。它是一扇通往法学殿堂的大门,也是大家把握法学精神的入口,“是一部比较成熟的作品”。

  “这次再版内容上没有再做任何修订。”徐爱国说,真正的法学史在于思想史的积累。整个学术质量的提升,一方面在于理论水平提升,另一方面在于历史来源积淀,而思想史的研究将两者结合了起来。

  西方法律思想史是更加厚重的学科。该书的出版,不仅是对西方法哲学30年发展的一个总结,更充盈了较为薄弱的西方法律思想研究。它通过介绍国外成体系的思想、经验,为学界提供一个新的研究参照系,以其扩展大家思路。

  “在当下的法理学研究领域,大家应多做些基础性研究。”徐爱国说,法学研究应坚持实际问题与基础问题并重、思想史与部门史结合,从而实现法学研究向更深入、更细致的方向发展。

  该书编辑孙璐璐说,该书这次再版,为回馈读者,推出了白金平装版。这使得该书外观更典雅,价格更亲民,“让经典不再高冷,让名作走进生活”。

 

内容详实的“众人智慧”

 

  法律是公正善良之术、法律是神的智慧所抱有的理想、法律是正当理性的命令、法就是作为理念的自由……

  孙璐璐说,从遥远的古希腊到现代的思想争锋,该书甄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名家思想与流派,以平易生动的语言描摹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审慎客观的态度进行细致的梳理与评价,并结合情境式设问与思考,其有深度、有态度、有新意。

  徐爱国说,19世纪前,法学不是一门独立学科,只是社会思潮的一部分。19世纪,法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从康德、黑格尔的“法律是理念的自由发展”,到英国边沁的“法律是一种权力”,再到历史法学“法律是民族精神的体现”、社会学“法律是社会生活的折射”的诞生。19世纪后期,法学研究的视野逐渐发生变化。进入20世纪,自然法复兴运动兴起,法律的道德和价值成分被重新唤醒。

  20世纪60年代以来,法律思想史领域出现了众多研究方法,比如批判法学之法律政治学、法律的经济分析、符号学法学等。但它们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学流派,只是一些法学研究方法和思潮运动,法学逐渐成为“教授们的游戏”。

  在徐爱国看来,若与人治相对应,法律的治理就是智慧的治理;若与德治相对应,法律体现的是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这也是法律的价值所在。古希腊推崇哲学王,柏拉图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哲学王是实现柏拉图正义理想的关键,离开哲学王统治,正义的实现也就成了一句空话。然而,哲学家产生比较困难,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更为困难。众人的智慧超过个人智慧,法律将这种智慧变成了一种制度。因此,法律的治理就是智慧的治理。

  “在道德层面,法律体现的是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徐爱国说,富勒在《法律的道德性》中将道德分为义务的道德、愿望的道德。其认为,如果愿望的道德是以人类所能达致的最高境界作为出发点的话,那么义务的道德则是从最低点出发,是维护一个社会秩序的必要条件,是约束人们行为的基本规则和规范。因此,法律是义务的道德,或者叫做道德最近的表亲。它体现的是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更切实可行的道德要求,有秩序且不会有过高的要求。

  这些内容都被徐爱国教授写进了《法学的圣殿——西方法律思想与法学流派》一书里。他说,法律人不是工匠,需要形而上思考的参照。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问题越复杂,越有规则上的冲突,越需要形而上思考的支撑。因此,法律人仅仅有法律知识还远远不够。比如:基层法官办案,拥有法律知识就足够了,但中级法院、高级法院的法官在办案时,可能除法律知识外,还需要有哲学思考。

  “这是一本为法律界文化人准备的书籍。”徐爱国希望“有文化的法律人,愿意思考问题的法律人”成为本书的核心读者。它能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思维训练场,至少为读者认识法学、了解法律历史提供一个入口。当然,普通读者也可以各取所需,比如关注权力的人,可以重点读读政治学部分;关注道德的人,可以侧重阅读自然法学部分;关注实用效果的人,可以侧重阅读社会学法学好法律现实主义部分等。

  但徐爱国的研究并不限于此。据了解,除西方法律思想史外,他还研究英美侵权法和外国税法学。最近,他转向了“法学与医学”,目前正在撰写一本有关医疗与法律问题的书籍,不久以“医疗的法律问诊”为题的新书将正式面世。同时,他希望将部门法比如刑法、侵权法、财税法与西方法律思想史结合起来,逐步推出部门法思想史系列,确立西方法律思想史的新学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