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玉米将被罚”缺乏法治思维
近日,一份由贵州凯里市舟溪村下发的《调整玉米种植结构通知》在网上热传。通知规定,禁止在村内多处地方种植玉米,若被通报或处罚将免去三年的合作医疗补贴。3月27日晚间,凯里市舟溪镇政府透露,由于舟溪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并未向镇政府备案,其下发的通知已停止执行。
不可否认,农民种植玉米的效益的确比种植经济作物要低不少。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少种植或不种植经济效益低的玉米,改为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有助于提高农民中低收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但是,村党支部、村委会直接发通知,禁止农民种植玉米,并对继续种植玉米的农民给予处罚。这样的通知俨然是一纸无法无天的通知,毫无法治思维可言,违背了国家法律,侵犯了农民的合法权益,让人看到的是基层权力的任性与霸道。
对于类似“种玉米将被罚”通知的“红头文件”,必须常念法治紧箍咒,约束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一方面,完善基层党政机关、群众组织制定“红头文件”的程序,既要强化合法化审查,也要保障公众参与;另一方面,对党政机关、基层群众组织制定、发布违法违规、侵犯群众合法权益“红头文件”的行为,应当强化问责机制,追究主要决策者的责任,倒逼领导干部恪守边界和法治底线,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