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艳:让被拐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全国人大代表、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办者张宝艳建议,把对拐卖犯罪分子的诉讼时效从侵害行为发生开始计算修改为从危害后果结束之日开始计算,或者是直接取消对拐卖犯罪分子的诉讼时效,不让任何一个拐卖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3月13日,全国人大代表、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办者张宝艳在人民大会堂“代表通道”接受采访时表示,网站11年来帮助9300多名被拐儿童回归家庭。全国28万名志愿者,每天都在无私付出,没有一分钱的报酬,保护孩子是她们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
3月9日晚上8点多,本社记者在全国两会驻地见到了张宝艳。来北京开会,她的手机几乎没闲过,采访中不时听到手机弹出的信息声。“有当年与家人走散的孩子想找妈妈,也有父母寻找多年前丢失的孩子,每天上百条微信多数与寻子有关。”她说。
帮助被拐孩子早日回家
每个孩子在“宝贝回家”登记寻亲之后,都会有志愿者一对一地进行跟进指导。由于孩子被拐时年龄小、记忆少,而且线索零碎,“我们的志愿者就慢慢启发他的记忆,帮他们把这些信息整理、拼接、组合,缩小寻亲范围,锁定方向。”张宝艳说。
女孩王娟是1987年被拐的,她记得自己是重庆人,被拐到河南商丘。据张宝艳介绍,人贩子拐卖王娟的时候坐的是火车,天亮时列车员说西安火车站到了,这就是王娟对家的全部记忆。
志愿者在重庆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相关的线索。于是他们在网上买了一份1987年的列车时刻表,画了一个列车运行图,发现当时重庆到商丘并不路过西安,天亮时从西安到商丘的火车是从成都始发的,四川志愿者就被拉进了讨论群。
“志愿者提供的信息是,1994年之前,现在的崇州市叫崇庆县,志愿团队随即安排崇州的志愿者在当地进行排查、走访,终于在眉山找到了王娟的亲人。”在张宝艳看来,“宝贝回家”的寻亲都是靠一点一点的线索去寻找的。
有的孩子记得舅舅家种榨菜,志愿者就在重庆涪陵找他的亲人;有的孩子记得小时候经常吃凉皮,志愿者就在陕西找他的亲人……有个孩子记得小时候很调皮,把邻居家的纱窗剪碎了,志愿者就通过纱窗线索联系每个寻子家长,最终有个家长说自家孩子干过这样的事情。“一个纱窗就可能让孩子通往回家的大门。”她说。
作为“过来人”,张宝艳很清楚丢失孩子后父母的无助,“我的儿子4岁时在商场走失,我都吓得瘫坐在地上,虽然最后他自己回家了,但被吓过后,对丢孩子的事特别敏感。”
从那以后,她对这个群体格外关注。只要报纸、杂志上有报道孩子丢了,她就试着找到联系方式,给对方打电话安慰。
张宝艳的丈夫是一名大学计算机教师。2007年,在爱人的帮助下,她从银行辞职创办了宝贝回家寻子网,专门帮助被拐卖、被遗弃、走失、流浪乞讨儿童回家。
“当时就想能找到一个孩子就值。现在,不到一天就能找到一个孩子。”这让夫妻俩很欣慰。
但网站运行前两年,她们遇到了各种困难,也忍受了各种委屈。刚开始很多人认为寻找孩子不收钱,要么有企图,要么就是炒作。“不少失踪儿童家长认为网站不可能无偿帮助他们,有时候找到孩子后,家长半信半疑,问我们要不要钱。”她回忆说。
夫妻俩投入所有积蓄运营网站,生活也捉襟见肘,换来亲友的不解。但现在,网站的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大,不仅遍布国内各个省份、各个地级市,甚至还包括美国、日本、新加坡等一些国家。不少警察、律师也加入进来,网站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如今赞誉多多。
直到今天,寻子网站还是坚持不收钱。有些孩子找到家之后,可能没有路费回家,或者有其他困难,张宝艳还会提供一定的帮助,“时间久了,大家自然而然就相信‘宝贝回家’了。”她说。
每天面对许多被拐儿童的家长和寻家的孩子,看到他们对团圆的那种渴望、痛苦和期待,张宝艳说,自己放不下这份牵挂,“希望让迷失的孩子都能走上回家的路”。
建议修改拐卖犯罪诉讼时效
2009年,公安部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修改了失踪儿童24小时才予立案的规定,各地公安机关专职打拐负责人进驻“宝贝回家”QQ群,建立了绿色打拐通道。
2011年,随着公安部第五次打拐专项行动的开展,两个特大拐卖儿童犯罪团伙被捣毁,近6000名被拐儿童被成功解救。
现在警方和民间共同致力于打拐,也各有所长。“其实我们是警方打拐力量的补充。对于新发案件,警方可以利用各种先进的刑侦技术,比较占优势。对于一些积案,民间公益组织就比较有优势,几百名志愿者会跟进事件好几年,一点一点去找线索。”张宝艳感受到一股从未有过的力量,她希望拐卖儿童现象真正得到遏制。
从当年托代表委员反映问题,到现在自己作为代表发声,今年全国两会张宝艳提交了关于修改拐卖犯罪诉讼时效的建议。
她说,中国对刑事案件的追诉期最高20年,但有些儿童被解救是在多年后。案件发生时,警方只在有证据表明孩子被拐卖时才给立案,可绝大多数家长找不到证据。所以这类案件基本都是按走失处理,错过了诉讼时效。但从公安机关抓获的人贩子情况看,人贩子往往是持续作案,有些甚至长达几十年在危害社会。
她指出,虽然追诉时效制度是我国刑法的一项基本制度,但拐卖犯罪具有特殊性,拐卖犯罪对受害人造成的伤害是持续性的。被拐孩子生活在买主家里的这段时间,其实还处于自身权益被侵害之中,对于被拐儿童父母的侵害更是一直存在。只要被拐妇女儿童没回到亲人的身边,这种侵害就会存在,但由于诉讼时效的限制,人贩子基本得不到追究。在宝贝回家网站上,就有四五十个这样的例子。
因此,张宝艳建议把对拐卖犯罪分子的诉讼时效从侵害行为发生开始计算修改为从危害后果结束之日开始计算,或者是直接取消对拐卖犯罪分子的诉讼时效,不让任何一个拐卖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天,张宝艳就开始做这个调研,春节她也没有休息,“希望在我履职路上,关注到更多需要发声的领域,真正对得起人大代表这个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