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缉毒战线上的“铿锵玫瑰”

    不忘初心,全国人大代表魏春从户籍民警转型为缉毒警察,不服输的劲头,促使她从零学起,一路成长为禁毒战线的标兵。

 

         

  “两会前,我去父母的墓地看望他们,告诉爸妈,我当选了全国人大代表,我想他们一定会为我骄傲的。”

  去年7月,一桩特大贩毒案成功告破,魏春任务完成了,可在短短100天里,她的父母相继离世。回想起这些,她心酸落泪。

  3月19日下午,黑龙江代表团全体会议后,本社记者在驻地见到魏春时,她笑容亲切温婉,眉宇间流露出警察的英气。

从户籍民警转型缉毒警察

  作为齐齐哈尔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缉毒二大队大队长,魏春在禁毒岗位坚守了16年,依然干劲不减,“我很珍惜在岗的每一天,等我退休后,我要去社区、学校做禁毒宣传,让更多青少年了解毒品的危害以及国家打击毒品的法律政策,尽我一点力量。”

  小时候看到警察穿制服,魏春就特别羡慕,感觉她们飒爽英姿,浑身散发光芒。幸运的是,1985年公安招干,魏春抓住机会报了名。由于成绩突出,她成功加入警察队伍。

  魏春原以为,一上岗就可以身处一线打击犯罪、除暴安良,成为一名朝思暮想的刑警,没想到自己却被分配去做户籍内勤,从事文书工作,一干就是18年。虽然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但魏春还是有些失落。

  做户籍工作时,正好赶上户口改革,她需要把以前的手写信息全部输入电脑,这是项巨大的任务,每天从早上忙到深夜,不过当听到群众来领户口本说声“谢谢”时,魏春感到自己所有的疲惫都是值得的。

  “一线民警浴血奋战,后方也需要文职人员对工作梳理、总结、上报,这18年里我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她坦言。

  2002年末,当得知齐齐哈尔市公安局要成立禁毒大队时,魏春主动请缨,出任建华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副队长一职,这年她38岁。

  “父母当时极力不赞成,在他们看来,做内勤虽然经常加班,但至少没有危险。电视上穷凶极恶的毒贩让她们担心。”魏春说,她很想挑战自己,家人虽说不同意但还是支持她的选择。

  十几年前,魏春的父母放弃老家安逸的生活,来到市里帮她照看孩子、照顾家庭。看到父母操劳的身影,魏春许下心愿,“等忙完手头工作,一定陪他们出去走走,带母亲坐飞机,看看北京。”

  现在,这已是她终生的遗憾。

“你是我心中的缉毒英雄”

  不忘初心,魏春从户籍民警转型为缉毒警察,不服输的劲头促使她从零学起,从线索梳理到案件分析研判、缜密思维,她不停地向有丰富经验的同事请教,并翻阅大量卷宗、法律法规,一路成长为禁毒战线的标兵。

  今年53岁的她从警32年,从事禁毒工作16年,侦破毒品案件百余起,多次荣获省市禁毒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女警官及“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最美鹤城人”等荣誉称号,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

  “妈妈,我崇拜您!你下回出去我要担心你了,你是我心中的缉毒英雄……”

  “妈妈,你抓过坏人吗?”

  “妈妈,你抓坏人是什么场景?”

  魏春至今清楚记得,女儿得知自己转型为缉毒警察时抛来的一个又一个问题。

  身为母亲,对于女儿,她也心怀愧疚。2006年女儿中考,她在青岛办案;2009年女儿高考,她在成都抓捕毒贩。“之前一直隐瞒我的工作,怕她担心。她成长的很多重要时刻,我都不在她身边……”魏春说。

  现在女儿在北京工作,得知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来北京参会,女儿提出了一个要求:“我知道你们开会有纪律要求,我就在门口看你一眼就行。”

  与此同时,魏春的丈夫也出差来到北京,一家三口相约在3月8日晚上吃了顿团圆饭,合影留念。说到这里,魏春的笑容看上去很满足,也很幸福。

建言社区戒毒(康复)管理工作

  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她感觉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作为缉毒警察,她关注最多的还是禁毒领域的问题。今年全国两会,魏春就禁毒工作建言献策。

  在禁毒法实施前,我国禁毒措施主要是以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为主,这种隔离式戒毒方式只是生理戒毒,戒毒人员回到社会后极易复吸。社区戒毒(康复)在保障吸毒者的人身自由的同时,更有利于吸毒者身心健康和行为矫正,但在工作实践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魏春介绍说,社区戒毒(康复)管理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当前,毒品滥用严重尤其是合成毒品,吸毒人员低龄化趋势明显,外流贩毒形势严峻。截至目前,全国正在执行社区戒毒人员已达到35.7万名,同比增长7.1万名,全国正在执行社区康复人员12.3万名,同比增加1.3万名。

  此外,她在调研中发现,基层禁毒工作的主阵地在镇、街道和社区,禁毒办等机构工作人员多为兼职,禁毒社工数量少且队伍不稳定,普遍缺乏专业知识。社区戒毒工作局限于签协议、建档立卡、通讯联络等,社区戒毒站点布局不够合理,设施设备不够健全。

  针对吸毒人员流动性大的难点,她建议,要进一步细化相关制度文件,从领导机构、工作机构、管理人员配备、场地设施建设投入、履行法律手续流程、跟踪问责制度和帮教救助措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完善,使各个环节实现无缝对接,利用现有管理信息系统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进行闭环式跟踪管控。

  同时,鉴于禁毒工作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建议把社区戒毒(康复)管理工作培训作为一项特殊业务培训开展,建立健全对管理者的考核机制,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加强督导检查,严格考核奖惩。同时,社区戒毒(康复)管理机构要健全多种帮教方式,从思想、心理、生活、就业等多方面开展帮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