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代表团热议“两高”报告
便民利民惠民司法举措增强群众获得感
本报讯(记者汤瑜) 3月10日,上海代表团在驻地举行全团和分组会议,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珏慧表示,“两高”报告以更加便民利民惠民的司法举措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特别是司法机关勇于纠错,敢于担当。此外,她建议加强家事纠纷中儿童权益的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殷一璀表示,“两高”报告满意率直线上升、可读性强。报告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如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涉及老百姓关心的环境保护、校园安全、电信诈骗、舌尖安全等诸多领域问题。“当然司法体制改革还有一个完善的过程,将来提高庭审质量可能成为全国人大监督的一个方面。”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晓云说,过去5年,全国法院办案数量明显增加,审判质效显著提升。建议最高院进一步加强对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指导,推动改革顺利进行;进一步加强对案多人少矛盾的研判应对,为法院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建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顾军表示,司法改革有了很多创新的内容,技术进步在司法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在安保方面,天网技术使得城市破案率提高,罪犯不敢轻易动手。
全国人大代表柴闪闪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上海市邮区中心局上海站邮件处理分中心邮件接发员,也是一名基层代表。他说,“两高”报告用数据说话、用案例释法,讲的都是老百姓关心的事。司法机关还推出了一系列便民举措,比如开通了网上立案、电子送达等服务,让老百姓少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