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院关注“沉默的少数”“大调研”走访“困境儿童”
本报讯(记者侯劲松 通讯员高远) 上海市高级法院全面启动基层大调研工作,坚持“不仅要把容易听到的呼声‘听进去’,还要主动倾听平时‘听得少’‘听不到’的声音”的原则,努力做到大调研“全覆盖”。近日,上海高院副院长黄祥青一行前往困境儿童家中,调研困境儿童的学习、生活近况。
现家住上海长宁的萌萌身世坎坷。40年前,萌萌的亲生母亲小舟被两位老人收养,长大成人后出现品行问题,两位老人伤心之余与小舟解除收养关系。几年后,小舟未婚生下萌萌,把萌萌交与两位老人代为看管后竟一走了之,至今未归。两位老人含辛茹苦地抚养萌萌,等待小舟回来。2014年,在等待无望后,老夫妻向法院提起诉讼,后法院判决撤销小舟对萌萌的监护权,指定两位老人为萌萌的监护人。
目前,萌萌已获得“法苑天平儿童(专项)基金”的资助,该基金由上海高院与上海儿童基金会于2015年9月2日设立,旨在对处于特殊困境的涉诉未成年人进行人道救助,全面保障他们的生存权、健康权和发展权。同时,在法院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萌萌的户籍和升学问题也得以解决。据悉,两年多来,法苑天平儿童(专项)基金共救助涉案困境未成年人23人,共计49.7万元;启动项目救助2次,共计7万元。
针对类似萌萌这样的困境儿童,上海高院曾做过细致调查,发现目前尚没有法定机构或组织可以协助法院临时看护困境儿童,而根据民政收养或寄养条例,“有父母的未成年人”不属于“孤儿”范围,民政部门也无权收留或主动干预。
据了解,为推进建立困境儿童的“解困”长效机制,上海高院将于近期对全市法院涉及困境儿童的案件基本情况进行梳理和摸底,结合“法苑天平儿童(专项)基金”的反馈情况,联系走访相关部门,全力推进我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建设。
(文中当事人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