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环保快递包裹需要多方合力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新修订的《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根据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的要求,对快递包装减量提出新要求。要求快递包装袋宜采用生物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降低了快递封套用纸的定量要求,降低了塑料薄膜类快递包装袋的厚度要求以及气垫膜类快递包装袋、塑料编织布类快递包装袋的定量要求。还明确提出快递包装箱的基础模数尺寸,以包装标准化推动包装的减量化和循环利用。
在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购大国背景下,快递包裹的使用大量增加。而很多商家为避免商品运送途中损坏,则不惜层层包装,一些商品被裹得像“粽子”。快递包裹基数的增多以及单个快递的过度包装,既浪费自然资源,同时不能二次利用的包裹又成了只能丢弃的垃圾,进而对环境保护形成压力。
对绿色、可循环提出更多要求的新标准,不仅有利于减少快递企业成本,更是契合环保理念。但这是否会被企业所接受,则有待观察。要知道,很多快递企业还处于野蛮生长、恶性竞争时代。这些快递企业获得客户的主要途径在于低成本而非优质服务,随之而来的野蛮分拣、暴力运输屡禁不止。因此,无论是电商抑或消费者,自然会要求对商品层层包装。毕竟,相对于单个包裹增加的包装成本而言,商品损坏所带来的财产损失和差评风险更值得商家重视。也就是说,即便新标准为快递包装做了减负,快递企业也有为包裹瘦身的动力,但仍可能事与愿违,包裹难以瘦身。
因而,虽然有了新标准,快递包裹瘦身之路还很漫长。一是需要快递企业切实承担其应有的社会责任,注重培养快递员的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善待每个包裹,少些暴力分拣。二是卖家和买家也要多些理解和支持,自觉使用和接受更加瘦身、环保的快递包装。三是逐渐推广共享快递盒、循环包装袋等可多次使用的包装,并以积分、优惠券等形式对主动选择绿色包裹的消费者予以奖励,并奖励积极回收包裹的快递员。这样才能让新标准尽快得以执行,进一步减少快递包裹对环境资源的巨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