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市法学会“三服务”活动成效明显

  本报讯(甬研) 近来,浙江省宁波市法学会切实加强对区县(市)法学会的日常指导、协调和服务力度,联动各地开展相关活动的同时,鼓励各地结合当地政法工作统筹安排,依托市县两级资源,探索工作模式和活动载体,自主开展各类活动。

基层法学研究逐步繁荣

  宁波市法学会积极搭建论坛、征文活动和法学沙龙等各类学术平台,根据活动目录的时间节点,分阶段、分步骤,带动基层开展学术研究。各地共向市级论坛和征文活动报送论文267篇,占论文总数的73.3%,其中43篇获奖,占获奖总数的66.1%;还配合参与各层级学术活动,共推荐论文102篇,21篇获省级以上奖项,1项课题获省级立项。宁波市法学会联动鄞州区法学会举办首期宁波法学沙龙,聚焦“社会治理视野下基层公共冲突的化解”,片区内鄞州、海曙、江北相关会员、基层实务工作者、律所和高校参加;以宁海、象山片组为单位,联动象山县法学会、市海洋与渔业局、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浙江省法学会海商法学研究会共同举办第二期宁波法学沙龙,相关法学法律以及海洋实务工作者从立法、司法、执法层面,面对面探讨交流海洋经济发展法治保障问题,营造基层法学研究良好氛围。

法治宣讲和法律服务活动全面开展

  合理确定工作抓手,由宁波市法学会精选宣讲主题和讲课人,落实活动经费,以各地申报形式开展基层法治宣讲活动,并纳入省“双百”法治宣讲活动范畴,有效推动法治宣讲活动逐步向基层延伸。宁波市海曙、慈溪、宁海、北仑、镇海等地分别围绕“社区治理法律实务”“基层治理与法治文化建设”“民法总则解读”“宁波市劣V类水法治化治理路径探析”等主题举办8场宣讲报告会。宁波市法学会结合上级法学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部署,统筹协调,结合当地基层法治建设,依托当地文化载体,组织院校师生、政法、执法实务部门青年志愿者和会员,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活动。共开展各类活动1130次,参与普法志愿者1.4万余人次,普法受众20万人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20万余册。活动所到之处受到普遍好评和欢迎。

自主活动有声有色

  在宁波市法学会指导和推动下,各地着眼当地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围绕当地法治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自主开展力所能及的实务研究。镇海开展第三届镇海法学论坛征文活动和年度专项法学课题研究,并举办首届镇海法律实务(刑事)研讨会,还组织编写了《涉民生案例选编》。北仑和奉化组织政法部门会员和律师探讨重点刑事案件有关法律适用问题,达成刑事执法(司法)共识和实务操作规范。余姚开展第二届“平安·法治”论坛征文活动。宁海依托全县普法工作会议举办行政诉讼研讨会,安排县法院介绍宁海县2014-2016年行政诉讼情况,浙江省高院专家作“2016年全省法院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情况”专题报告,反响良好。各地还结合政法工作开展相关法律服务。江北整合8家会员单位人才资源优势,打造核心专家库,为疑难案件把脉;组织律师组团进驻相关拆迁拆违街道,提供一线法治宣讲和法律服务。镇海、慈溪针对企业组织开展相关法律服务。北仑聘请名律师为专项工作法律顾问,协助有关部门作好基层组织换届选举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调处工作。北仑、奉化、象山推荐律师会员参与案件评查和民事执行案件专项检查工作。奉化组织政法机关会员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接待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宁海牵头政法机关和关工委开展未成年犯帮教慰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