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法律服务诊所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山东诸城市法学会依托“智慧社区”平台,推进法律服务进万家

 

  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山东省诸城市法学会依托“智慧社区”平台,建立了235个智慧社区法律服务诊所,推进法律服务进家庭进农户,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连续2届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称号,被山东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

有线电视+

法治宣传进万家

  6月开始,诸城市密州街道朱解社区“智慧社区法律服务诊所”正式启动,朱解社区南朱解村200多户有线电视用户通过家中的电视机开始享受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咱农村人不懂得那么多法律,遇到点问题东跑西跑找人咨询,现在好了,从电视上点开法律服务诊所看看,里面有法律有政策,还有律师、法官、检察官的联系电话,不明白的问题,打个电话咨询一下,真是方便,不用求爷爷告奶奶了。”相州社区居民林华与侄子因承包地问题闹得心烦意乱,又不知道怎么办,在家看电视时进入了社区法律服务诊所页面,看到了赵海凌律师的电话,向赵海凌律师打电话咨询。赵律师把土地承包有关规定和处理意见给林华进行了耐心解答,林华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心里也释然了。

  智慧社区法律服务诊所给老百姓带来极大方便。

  诸城市针对农村群众法律方面的需求,用“智慧社区”平台,打造“智慧社区法律服务诊所”,实行“点对点”、菜单式法律服务,解答法律咨询、开展以案说法、提供心理疏导、调处矛盾纠纷。

  以有线电视网络为载体,以家用电视机为接收终端,把法律服务诊所人员姓名、坐诊时间、联系方式等信息,以及农村常用法律法规、典型案例指导、防范邪教知识、失信“老赖”和交通违法曝光等平安建设、法治教育、政务公开、便民服务等公共信息,统一推送到电视机上,输送到千家万户。居民在收看电视节目的同时,想了解法律方面的知识,点开“社区法律服务诊所”模块就可查询阅览,再有不明白的问题,通过里面的联系电话进行咨询,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智慧法律服务诊所提供的免费服务。

综治信息平台+

公益法律服务

  “老李,以后千万不要向陌生人告诉家人的身份证、存款等个人信息,也不要相信那些推销保健品的,天上不会掉馅饼”“你看,公安局最近破获的这个诈骗团伙,抓了30多人,100多人上当受骗”,辛兴社区网格长王木仁一边拿着“民情通”终端,一边介绍着里面的内容。

  诸城市建立起标准化综治中心,推行网格治理实体化,划分了235个一级网格、1377个二级网格、7236个三级网格,网格长配备了“民情通”终端,开通APP

  在综治信息平台设置社区法律服务诊所板块,把社区法律服务诊所基本情况、工作人员、服务内容、方式和流程、常用法律法规、问题解答等功能全部录入。利用“民情通”终端,及时发布治安警情、播报典型案例、展播先进模范人物、曝光违章违法、宣传反邪教知识等,有视频、图文展板、文稿等多种表现形式,生动、形象、接地气。

“社区法律服务诊所”

成为法学会会员之家

  “标牌标识整齐划一,走进法律服务诊所有一种家的感觉。”相州社区法律服务诊所主任、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员徐晓东深有感触,“群众有什么矛盾、法律方面遇到什么难题,来到诊所,我们要像大夫一样坐下来耐心听取他们的想法,根据不同需求开出不同的方子。”

  整合政法干警、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社区综治维稳干部和法律服务志愿者等法学会会员力量,进驻社区法律服务诊所,一周一次例会,疑难复杂问题集中会商。

  诸城市把“智慧社区法律服务诊所”建设纳入综治平安建设考核范围,与社区综治中心建设一体规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做到标牌、标识、场所、制度、职责、流程、簿册“七统一”,在社区服务大厅设置了法律服务窗口,印制明白纸,编写典型案例等,在保障发展、服务民生、维护稳定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深受干部群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