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互联网+”成号贩子的利器

  近日媒体调查发现,随着各地对号贩子打击力度不断加强,聚集在医院周边的号贩子虽然有所减少,但并未绝迹:不少号贩子“转战”网络,有的甚至在电商平台开店接单,通过抢号软件在医院APP、微信等预约挂号平台上抢号、囤号进行倒卖,有的网店单月销量近7000单。

  转战网络的号贩子,不但通过对抢到的号源加价倒卖,严重侵害了患者的利益,而且因为这些行为都是在网络上完成的,对医院、公安部门来说,打击也变得更加困难。

  要想不让“互联网+”成号贩子的利器,就必须与时俱进,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举措才行。

  其一,号贩子之所以如此猖獗,屡禁不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违法成本太低。目前,多数号贩子只能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惩罚上限是行政拘留15天加1000元罚款。只有对于少部分有前科、情节特别严重的号贩子,才依照刑法中扰乱公共秩序罪、寻衅滋事罪等进行刑拘,所以必须通过法律的修订和完善,加大对号贩子的打击力度才行。

  其二,以技术手段遏制号贩子的倒号行为,尽快完善医院电子挂号系统,实施更加严格的实名制挂号、信用黑名单制度,从技术和制度上根治电脑自动刷号等问题。

  其三,从根本上来说,号贩子的猖獗源于当前国内优质医疗资源不足,所以从长远来看,还是要发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和家庭医生团队首诊制度。同时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引导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流向基层,让人才下沉、资源下沉,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好为百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