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个国家宪法日活动安排公布

  本报讯(记者张晓娜) 113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就124日第四个国家宪法日活动安排及全民普法工作情况答记者问。

  司法部部长、全国普法办主任张军在会上表示,日前,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决定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为主题,从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开展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第四个国家宪法日主要有五项安排,分别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会同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于12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座谈会;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会同中央电视台评选2017年度法治人物,124日晚将在央视播出“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专题节目;教育部、司法部将组织开展大中小学“宪法晨读”、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知识网络大赛等活动;全国普法办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在12月中旬组织普法责任制部际联席会议成员等领导干部,旁听一次法院庭审;组织推动各地各部门因地制宜开展各具特色的宪法宣传和法律惠民活动。

  张军表示,今年是“七五”普法的第二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司法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法理念,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加大了全民普法力度。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组织开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主题实践活动。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为重点,会同中央宣传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3场法治讲座,2000多人现场参加。与中组部、中宣部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学习宣传的通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尊崇党章,坚决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还以公众关注的民法重点问题为导向,举办了民法总则网上系列谈,有200多万人次参与,引发了社会关注,效果非常好。

  二是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今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这是全民普法工作的重要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目前已有18个省(区、市)和8个中央国家机关分别出台了“谁执法谁普法”实施办法,推动把普法融入到执法过程。

  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注重发挥法治文化的价值引领和熏陶作用,潜移默化。全国已有以法治为主题的公园3500多个,广场12000多个。还开办了《名家谈·中华法文化》的微视频法治公开课,累计有350多万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