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发布司法大数据专题研究情况

根据司法大数据研究出130余项专题成果

  本报讯(记者赵春艳) 11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司法大数据专题研究情况及中国司法大数据服务网相关情况。

  据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主任许建峰介绍,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是20161110日经最高人民法院党组研究决定、组建的以人民法院信息技术服务中心为主导,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新浪公司和华宇公司参股的现代企业制研究机构。2017731日,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正式定名。全国法院从2013年起开始建设针对审判执行数据的司法大数据平台,每5分钟自动汇聚全国3523个法院的司法审判信息资源。截至目前,已累计汇聚1.3亿件案件信息和相关司法人事、司法研究、司法政务、信息化管理、外部数据等信息资源,成为全球最大的司法信息资源库。

  许建峰说,全国法院案件数据的实时汇聚,连通了各地和各级法院之间的“数据孤岛”。依托这一平台,全国法院每天新收案件、已结案件一目了然,这些案件数据都能够追溯到具体案件详情,包括审理阶段、收案和立案信息、当事人、诉讼费及承担情况、案件审理情况等详细内容。也正是这个平台,为司法大数据专题研究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数据支持。

  许建峰介绍,截至目前,根据司法大数据提供的资料,已形成各类专题研究成果130余项。其中不仅包括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开展专题分析;在服务审判执行方面,通过对类案、新法施行效果评估、法律适用情况等进行专题研究,为法官案件审理、法律法规完善、司法解释制定等提供参考;在服务司法管理方面,通过对审判态势、员额制改革、跨行政区划法院、院庭长办案、审判质效等方面的专题分析,为常态化审判管理、审判资源配置优化、定量化人员绩效评估、司法体制改革等提供科学决策支持;在服务社会治理方面,结合国家发展战略、政策法规和社会大众生活情况,对相关案件变化动态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度关联分析,为社会治理提供了预警、预测和评估支持。

  例如在《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成效数据分析报告》中,通过定量化分析显示,全国法院院庭长人均办案量在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推开后逐年增长,2016年院庭长人均办案量较2015年增长28.64%201719月院庭长人均办案量较2016年同期增长32.28%,客观反映了全国各级法院院庭长重回审判第一线的基本趋势。

  据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总经理王珩介绍,中国司法大数据服务网的服务对象是涵盖社会公众、政府部门、法学研究机构、司法实务机构在内的各类社会团体和公众用户,具体对象有金融机构、法官、律师、学者、法学师生及公众用户等。

  据悉,中国司法大数据服务网以满足国家和全社会发展对司法大数据的深度利用需求为目的,重点围绕如何提升大数据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判执行、服务司法管理、服务社会治理的能力开展建设,主要提供专题深度研究、司法知识服务、涉诉信息服务、类案智能推送、智能诉讼评估、司法数据分析等六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