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前培训”势在必行
海外青少年安全问题频发源于青少年防范意识弱,对国外真实环境缺乏系统的了解,所以对中国青少年进行海外“行前培训”势在必行。
近日,有针对中国留学生的诈骗团伙,在加拿大多伦多地区频频犯案,引起国内媒体高度关注。在此之前,章莹颖案、江歌被杀案等案件也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瞩目。
为何海外中国青少年安全问题频发?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专访了海外青少年权益保护与发展联合会(简称海青会)秘书长刘嘉宏,他表示,海外青少年安全问题频发源于青少年防范意识弱,对国外真实环境缺乏系统的了解。
他认为预防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得多,所以对中国青少年进行海外“行前培训”势在必行,以预防危害或者将危害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章莹颖案本可以避免
了解章莹颖案的人们应该都知道,事发当天,因为要去签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章莹颖怕迟到,才上了犯罪嫌疑人的车,而且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
作为章莹颖案发生后第一时间联系其朋友、亲属的组织,海青会第一时间发动当地华人组织进行寻找,并在日后帮助章莹颖家人寻求律师的帮助。
刘嘉宏表示,章莹颖案有几点是非常值得关注与反思的,包括该案的代理律师王志东也提到过,此案本可以避免或者将危害减小。
刘嘉宏进一步解释说:“首先,案发时,章莹颖才到当地1个月左右的时间,可以说是对环境还很陌生,签合同这种事情不是特别紧急的事情,这种情况下绝对不能上陌生人的车,所以说此案本是可以避免的;第二点,上车以后坚决不能坐副驾驶,而是一定要坐到后排座位,这就给我们减小危害或者危害发生后逃生的机会增加一丝保障。而海外的一些留学生缺乏对事情性质大致的判断和考量。”
加拿大留学生被电信诈骗恐吓后,第一时间就按照诈骗犯的指示行事,而没有向周围同学或者国内家人求证。刘嘉宏对此也认为,她们年龄相对较小,缺乏社会经验和常识性的判断,所以当时根本没有一丝防范意识。
刘嘉宏表示,近年受社会舆情关注,海外留学生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大家的关注点多在人身安全上。而财产安全、心理健康或者突发事件等方面,最后的落脚点往往也会在人身安全问题上。“但是,对于财产安全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都应当引起重视。”
他分析说,海外国家近年来在经济上,整体环境都不如从前,贫富差距会滋生出一些惹是生非的群体,想通过不当手段获得利益。而在海外的留学生不少人家庭物质条件是不错的,可能有的人就会把在金钱上的实力展现出来,就会刺激国外不法分子的犯罪动机,将对象瞄准中国留学生群体。
“此外,传统的种族问题是一直存在的,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解决的问题。”刘嘉宏提醒海外青少年也要对不同国家、种族或者民族的意识形态要有认知。
要了解真实的海外社会
美国FBI介入章莹颖案后,不少人曾惊讶“连FBI都介入了”,认为FBI的介入会对案件有很大帮助,能很快找到受害人和犯罪分子,让案件水落石出。但现实是FBI也未能很快解决问题,甚至目前在案发地香槟地区,还未找到能清晰拍摄到犯罪嫌疑人车牌号的摄像,引起国内舆论质疑。
“对于海外安全问题,家长都无比担心,但太多学生不以为然,因为他们从网络、影视作品、身边人的传授等途径接收到很多碎片化的关于海外社会的信息,并以此来判断海外社会。但是这种认知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刘嘉宏说。
他表示,留学生在海外接触的大多还是华人圈子,不太能够轻易地融入到当地的人文环境里,对国外的社会风情、民俗文化、禁忌等都一知半解,更没有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法律法规等大背景的认识,所以才没有防范意识。而且很多人遇到问题得不到解决,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或者求救无门。
事实上,类似加拿大留学生电信诈骗案的犯罪手法并不新鲜,去年在美国也发生过针对中国留学生的案件,但是并没有被广泛地传播警示。
刘嘉宏认为,这是国内外在运用科技网络手段方面的差异。在国内,网络上有各种教我们识别、警示或者真实发生的骗局小视频或者文字,并且在微博、微信等平台广泛传播,这比国外做的好得多。
他介绍说,在民俗、禁忌上,国内外差异也是巨大的。如在聚会上,会有陌生男生给女生递上一杯饮品,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不接会不礼貌,也不好意思不喝。“但在美国人的教育里,这种情况下,家长、学校和社会多方的引导都是坚决不能喝,说一声谢谢就可以了。还有例如‘开枪’的手势,在国内,我们玩闹时可能就会随便比划,但在美国这是一个高危手势,警察看到可以对当事人实行一定的强制措施。”
据了解,曾在美国马里兰州一名6岁小学生因为比划开枪手势被学校停课一天,虽然当时也引发争议,但足见这个禁忌的重要性。
“行前培训”势在必行
刘嘉宏指出,青少年在去海外留学之前,很有必要在国内进行一个系统的“行前培训”,去了解目的地国家真实的文化、经济、法律法规、社会民俗、制度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国外更准确地分析眼前的人物和环境,作出准确的判断。
“我们需要还原一个真实的国际社会给大家。比如现在美国贫富差距过大引起的社会矛盾是非常严重的,文化、种族、就业等方面的问题非常尖锐。但青少年尤其是年纪相对较小的学生,很少去关注这些问题,更不会去深思或者关联这些问题背后会引发的自身安全问题。”刘嘉宏说。
“培训的内容需要系统进行,从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环境、国家关系,到一国国情、法规制度、民俗禁忌,再到国内外各方面的差异对比,都需要向青少年普及。”刘嘉宏指出,讲到美国,我们要给学生们分析美国人为什么要持枪,你要去的州的法律,因为开车超速收到法庭传票要怎么办,从宏观到具体细节,缺一不可。
同时,刘嘉宏强调,海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得到重视,在陌生国度给青少年们带来不一样的挑战,再加上学业上的压力,很有可能会产生抑郁、烦躁、焦虑等情绪,这是不可人为控制的。曾经轰动国内外的在美留学生因霸凌同学被判刑案,以及江歌案,都是发生在留学海外青少年之间的安全问题,无论是加害人还是受害人,事情的发生都与心理因素相关。
据悉,今后海青会在海外也会联合足够权威、负责任、有执行能力的单位、机构,为海外中国青少年推送定期的培训课程,帮助他们一步步有序地去适应国外的生活,同时还需要匹配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或者社工帮助遇到困难的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
刘嘉宏还表示,事情发生以后如何应对也需要去引导。“未来我们应该致力于让这些海外青少年发生问题后有求救的渠道,向他们提供有效解决问题的路径、方法。告诉他们这个问题是直接联系使领馆、联系律师还是直接报警,或者是寻求老师、校警的帮助,并尽可能地为他们找到适合的提供帮助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