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 创新举措夯实基层法治工作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法治新环境
2017年是深圳市龙华区实施大浪“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励精图治,立足“新常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会基层治理和法治建设工作的新做法、新举措,在建设法治大浪工作上,描绘出了一幅独具特区特质的壮丽画卷,为促进辖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营造普法氛围
推进普法宣传工作
今年以来,大浪街道以“法治建设”工作为重点,以抓好“法治宣传”“法治文化建设”为普法宣传关键,拓宽普法宣传渠道。结合劳动用工需求服务工作,组织司法所、法援中心、职介所等部门开展“春风行动”公益法律服务活动,广泛宣传用工法律常识。目前,累计开展“春风行动”公益法律服务35场;结合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司法所、法援中心、妇联、计生办等部门联合开展以保护妇女权益为主题的法律宣传咨询服务活动;“3·15”消费者权益日,联合司法、法援、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围绕“人民调解宣传月”“法律援助宣传月”,多管齐下广泛宣传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工作,提升社会知晓度,致力服务各困难群体;综治、司法、法援联合举办“6·26”国际禁毒日系列专项法治宣传活动,为辖区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取得良好成效。
这只是大浪街道开展常规“法治宣传”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大浪街道还把社会力量组织起来,多次开展公益性法治讲座。联合社工机构、青工大学堂等社会组织在青年梦中心工业园区举办劳动法公益法治讲座,每周五定时定点开展法治宣传,为青工朋友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针对特殊人群开展普法宣传,如联合社会事务科为辖区残疾人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由社工机构安排社工以心理疏导和对法律知识进行讲解、解答法律问题的方式,为到场学员细致讲解了婚姻家庭、房屋租赁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
在增强青少年学生法律意识方面,开展了“与法同行——送法进校园”系列法治讲座,进一步提高了辖区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大浪街道司法所与律师事务所合作,安排授课经验丰富、专业素质强的律师,先后到辖区爱义学校等6所学校开展法治讲座,与现场学生互动,为辖区学生送上了一份“法律大餐”,活动中,共计1200余名中小学生接受了法治教育。
与此同时,携手社区法律顾问,开展《民法总则》专题培训。《民法总则》于今年3月15日经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是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为使辖区群众更好地理解《民法总则》的立法宗旨和具体规定,大浪街道结合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开展《民法总则》专题培训。由驻点各社区律师对《民法总则》的亮点进行分析和解读,与社区居民面对面交流遇到的法律问题,营造了良好的学法氛围。
据悉,街道还拿出经费,组织5位驻点社区律师编辑印刷《民事法律知识》《劳动法律知识》《婚姻家庭法律知识》《宪法法律知识》《治安管理和刑事法律常识》《民法总则亮点解读》及《法律援助手册》法律知识口袋书5万余份,向辖区的居民群众免费发放,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法律素养。据统计,今年以来,大浪街道共开展法治宣传活动64场,举办法治讲座30场,发放普法资料共计15万余份,受教育人数达17万余人。
整合各方资源
让基层调解组织作用更完善
大浪街道坚持创新为导向,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近年来,大浪街道在法治城区建设上下功夫,力争以一流的法治环境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尤其是今年,该区以法治化为引领,创新工作机制,加快基层矛盾多方协同化解模式。目前,大浪街道共设有各级调委会30个,分别为1个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7个工作站调委会,22个社区居委调委会;设立各类专业性和行业性人民调解室10个,形成“街道、工作站、居委会”三级调委会的工作架构,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防范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有效维护了辖区稳定。
大浪街道注重基层调解作用,加强人民调解室规范化建设,规范人民调解组织运行;规范人民调解组织名称、标识,统一悬挂机构名称牌匾和人民调解标识;规范人民调解室上墙制度,将相关制度和组织架构上墙公示;规范人民调解日常工作机制,统一规范调解文书格式,确保各调解室工作台账规范;建立调解员文明用语、行为规范等制度,确保每宗纠纷的调解都严格遵循合法、自愿、尊重当事人诉权的原则进行。
在人民调解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方面,引进律师进驻司法所、法援中心,提升人民调解工作专业化水平;引进社工调解员派驻到信访、劳动、派出所、综治等调解室,增强各派驻调解室调解力量;完善人民调解员培训制度,建立调解员工作考核制度,提升人民调解员业务素质,使人民调解工作有序开展。
此外,在“人民调解宣传月”工作中,通过定点宣传、故事征集等方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人民调解的群众知晓度,引导群众走人民调解路径化解矛盾纠纷。
目前,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及各派驻调解工作室共计受理人民调解纠纷案件数达1073宗,涉及人数2254人次,涉及金额449.83万元,其中成功调解1025宗,调解成功率达95.53%。
强化措施
做好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
大浪街道司法所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批准(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对刑满释放人员进行引导、扶助、教育。结合实际,关爱弱势群体。大浪司法所细化各项工作制度,形成完整的矫正对象报到、迁居、外出请销假、家访、公益劳动、集中教育等管理制度,规范矫正对象交接、考核奖惩、解除矫正等工作程序并建立规范的各类台账。
为确保两个“8小时”(每月8小时学习教育和8小时公益劳动)教育矫正工作有效开展,街道司法所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制定详细的公益劳动方案,与相关社区签订劳动服务协议,为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公益劳动提供了较为固定的服务场所;组织驻社区法律顾问对辖区的社区矫正人员开展法律教育;针对未成年人及个别社矫对象心理调适能力较差、性格不稳定等情况,街道司法所与总工会等部门合作,整合心理咨询师等资源定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辅导,牢固树立和强化社区矫正人员的服刑意识,扎实做好社矫安帮工作。
如今,街道共接收社矫帮教对象96人,其中社区矫正对象22人,安置帮教对象74人,帮教衔接率达100%。
让基层治理更加人性化
如何让基层治理更加人性化?为了解答这道考题,大浪街道根据省、市、区“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要求,积极采用购买法律服务方式,与律师事务所合作充实律师队伍力量,完善法律服务模式,以法律顾问每周一日值班、法律顾问助理工作日驻点的方式为辖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建立律师工作考核制度,定期组织社区律师举办工作总结会议,对社区律师每月工作进行考核,指导律师落实相关工作制度,及时掌握律师服务情况,以此强化各社区调解队伍建设,有效推动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有序开展。
在社区人员密集区域设置“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专栏,从群众日常生活中取材,对宣传栏内容进行定期更新,增强宣传渗透力;报送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成果,彰显社区律师的工作成效;联合社区工作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法治宣传,社区法律顾问与社区居民零距离交流,提升社区法律顾问的知晓度;发挥律师工作坊、法律超市平台作用,在部分物业小区、工业园区设立律师工作坊,安排社区律师每周到律师工作坊值班一天,为来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人民调解等服务;在社区法律超市摆放常用法律书籍,供居民免费查阅。
今年以来,各驻点律师为街道、各社区签订的重大合同提供法律意见书37份,提供法律咨询人数1043人次,参与法治宣传29场,参与较大纠纷调解68宗,每月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对象开展法治教育讲座。
接下来,大浪街道将进一步夯实基层治理和法治建设工作,结合实际,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破难题,提升法治现代化水平,妥善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认真做好普法工作、做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深入推进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为辖区提供一个更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