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家埠街道月亮湾西区回迁工作稳步推进
“2013年政府动员我拆迁的时候,我就想,还没从泥窟里走出来,就让去住高层大楼,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儿。”
日前,在山东省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梅家埠街道刘墩村拆迁扫尾的现场,村民管道彬回忆起当初拆迁工作组入户做思想工作的场景时如是说。
可现如今,不可能的事儿变成事实了。“17层高的大楼拔地而起,和城里小区的环境一样优美,并且政府还以低于建设成本的价格卖给俺老百姓,让人简直不敢相信!”管道彬激动地告诉记者。
从颠簸土路到康庄大道、从低矮平房到崭新高层、从脏乱差村落到现代化平安社区,梅家埠街道月亮湾西区回迁工作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赢得了民心,迎来了群众的掌声。
高标准建起回迁楼
记者获悉,月亮湾西区高层楼房于2013年6月动工,2017年6月竣工,总投资3.8亿元,建设17层楼房20栋,建筑面积21.4万㎡。可满足梅家埠街道辖区内的密墩、刘墩、老荒、兰宅子等四个村居4000余名群众回迁入住。
“4年时间内,高标准建设起这20栋回迁楼,如果没有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支持,没有全体梅家埠人的凝心聚力,是很难实现的。” 梅家埠街道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在该社区看到,社区配套设施不仅齐全,还建起了集图书、娱乐、办公、便民服务为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为群众配备了卫生室以及文化广场。“月亮湾西区社区成为开发区首个也是唯一一个高层还建社区,2016年全市城建工作现场观摩会在此召开,成为全区、全市拿得出、叫得响的城建品牌和民生品牌。”该负责人说。
确保群众早日回迁入住
回迁入住,分配楼房,拆字当先。当前,梅家埠街道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密墩等四个村居的拆迁扫尾工作也在同步进行。4个拆迁扫尾工作组按照“早晚集合、每天调度、周周通报”的思路全力推进拆迁扫尾工作。
据介绍, 梅家埠街道严格按照2013年制定的“先建后拆、一户一宅”的政策开展工作,积极发挥村干部带头作用,引导村民拆迁期间过渡。同时,街道注重宣传引导,以工作组、村干部为线,逐村逐户讲解开发区惠民为民的拆迁政策,让群众从思想上认识、在行动上自觉,自愿积极配合拆迁工作。与此同时,该街道要求所有工作人员要有责任担当,对2003年拆迁工作中遗留的房屋未丈量、照片未留存、新建与老建认定不清等问题进行重新核实,通过卫星图片、影像资料、现场查看等方式核对房屋基本信息,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维护群众利益最大化。
值得一提的是,该街道始终坚持人性化拆迁。对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政策帮扶,为60岁以上老年人、密墩2户贫困户家庭免费提供过渡房,对特殊情况家庭,如月子、丧葬期间家庭,弹性对待,给予充足过渡时间,切实为群众着想。预判充分、措施得当、群众支持,密墩四村拆迁扫尾工作势如破竹。
目前,兰宅子、老荒基本完成拆迁任务,刘墩、密墩正在紧锣密鼓组织腾空拆除。下一步,街道将继续秉承“公平公正、阳光公开”的原则,按照既定工作思路,以最快速度完成拆迁扫尾和楼房分配,确保群众早日完成回迁入住。
干群一心
实际上,今年以来,临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保增长、惠民生,倾力实施“以人为本、民生先行”战略,将月亮湾西区作为总体民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策、资金、人员各方面为街道提供大力支持。
自拆迁扫尾、楼房分配工作开展以来,梅家埠街道全体工作组成员上下一心、干劲十足、加班加点促工作进度。“为了我们四个村的老百姓尽快住上新楼,辛苦些、累一些、放弃休息都不算什么,看到群众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对我们的工作给予衷心的支持与肯定,一切都值了。”已经连续加班一周,嗓子喊得有些沙哑的街道武装部长、密墩村分楼工作组组长刘加银在拆迁现场这样说道。
“保住所就是保民生,让老百姓住有所居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使命担当;梅家埠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有责任、有信心、有韧劲在开发区大拆迁、大建设、大投入、大发展的浪潮中,倾力为梅家埠街道8.5万群众建设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让开发区的民生工程更加清晰可触,让老百姓的幸福笑容在脸上永驻。”梅家埠街道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