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调解员老唐:接好每一根红线

  年近六旬的唐苏建,是上海市静安区司法局基层工作科科长。20166月,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启动少年家事审判改革伊始,唐苏建等区团委同志作为“援军”力量,参与到法院这项新生事物工作中来,这群“编外法官”凭着满腔热情充实到法官队伍中。身为司法局基层工作科科长的老唐,主管着司法局下属的人民调解工作,一直被人们称为“民间法官”。现在工作职能转变为特邀家事调解员,老唐的调解工作圈子更专业了,他也比以前更忙了。

转换“法官”角色

     

  长期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老唐,保持着多年养成的习惯,每天拎着一只黑色的包,早早来到法院。别小看这只半旧不新的包,里面是老唐利用双休日在家做好的备案笔记要点。每天的调解离婚案件,他都事先做好了笔记,找准不同类型的案件切入点。当他与搭档小莫坐在调解席位上,他的举止俨然就是一名不敲法槌的法官。或许,离婚案件“冷静期”的调解担子,就落在老唐他们这些编外特邀调解员身上。

  针对每一起离婚调解案件,老唐说道,“婚姻纠纷案件绝不是小事,它不但牵涉到诉讼纠纷双方,还牵涉到纠纷家庭的孩子,更牵涉到男女双方的父母家庭。”说起1年多的“不穿法袍”的调解体会,快人快语的老唐说,从事法院调解离婚案件有别于司法调解,他们代表着法院守卫着最后一道防线。他说离婚案件进入法院前,大多经过家庭成员或亲戚朋友的劝和工作;离婚诉讼到法院,又经过法院诉调中心的调解;调解不成案件再到了少年家事审判庭,他们所进行的调解就是第三道防线。有着多年人民调解工作经验老唐认为,特邀调解员既要“陪”更要“审”,更多的是要“审”来替代“陪”,而不能只充当合议庭凑人数的角色。

  20166月至20179月,家事调解员共受理离婚纠纷案件310件。其中受理并直接参与调解256件;一方当事人不愿接受调解或联系不上当事人23件;存案22件。而经冷静期二调、再调的案件共82件,其中有20件进行了3次调解,期间形成调解笔录327份;26次约见相关人员面谈;回访及电话回访112人次。成功调解和解案件为131件,成功率为53.47%;开展社会调查工作19件,协助未成年人解决家事纠纷8件;干预当事人因心理问题导致离婚心理咨询46件等。

不厌其烦 巧作调解

     

  老唐说,他们的调解有一调、二调、甚至于三调,而且他们在当事人离婚“冷静期”内,会急火攻心做足文章,既然是“民间法官”,他们的做工作不受时间限制、不受场地限制,往往会把调解工作做到离婚双方的父母家里。甚至用电话实时跟踪。

  在家事调解员老唐的调解下,一对达成离婚协议的夫妻在等待法院下达判决书时,不甘心的老唐再次做了丈夫陈某工作,之后,妻子小红来电要求撤诉,她说丈夫似乎是换了个人。

  这对已近不惑之年的夫妻,尽管老唐百般调解劝说,却坚持要求离婚,双方在老唐主持下就女儿抚养、房产、私家车分割均达成了一致意见。但等待法院判决书时,老唐内心揣测这对夫妻感情并没到破裂地步。为此老唐叫上搭档找到陈某的父母家,进门后,老唐在听取了陈某父母的意见后,指出建一个家庭不容易,但拆散一个家庭却很容易。老唐以自己多的人民调解工作经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但说动了陈某本人,也说动了陈某的父母。说起这起案件的调解成功,老唐说,调解员就要有甘愿做月老的心态,“宁拆一座庙,不毁一门婚。”

  说起法院调解工作的体会,老唐说法院调解讲情讲理更要讲法。家事调解属法院庭前调解、诉前调解的范畴。要通过比较规范的法言法语来做离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既要体现人文关怀,更要找准情与法的契合点,“接好每一根红线”。不能简单判决不准离婚,让当事人等待6个月后,第二次再来法院。此做法看似符合法律,但只能治标不治本。在家事调解中,老唐他们甚至让代理律师参与和解调解,老唐自有一套“借力打力”引导律师的方式,“不仅要代理离婚,更要代理法律。夫妻感情深浅不能把握,更不能代理。”从社会和谐角度多做促和的工作,特别是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

搭准脉络找切入点

     

  法院领导多次肯定了唐苏建等家事调解员的工作,为了追求社会和谐、家庭和谐,老唐他们往往要耗去大量的心血和精力,所付出的精力是法官的两三倍,而且做起调解工作,就没有上下班的时间概念。在每一起离婚案件“冷静期”的背后,家事调解员的付出是默默无闻的,出具的法律文书上没有他们的名字,可他们却对每一起离婚案件全力以赴调解。

  “唐老师,您用什么方法使我老公彻底改变了,我们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打电话来的是年轻的妈妈小李,话语中洋溢着幸福和甜蜜。现年28岁的小李,5年前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与丈夫小张相识。恋爱2年后,两人步入婚礼殿堂,第二年生下儿子,一家三口沉静在欢天喜地之中。谁知,今年初小夫妻两出现了矛盾,时常吵吵闹闹,妻子埋怨丈夫下班后经常很晚回家,身上还有一股酒味,而且对家庭和儿子的关心少了。于是,今年5月,妻子小李到法院递交了一份离婚诉状。

  调解经验丰富的老唐接手该案件,在调解前对双方主要矛盾的产生和夫妻不和的原因进行了细致调查。从双方的言语中,他发觉小夫妻没有原则性问题,从双方的谈话中,老唐了解到,妻子小李有了儿子后,全身心放在儿子身上,而忽视了对丈夫的关心、体贴。丈夫小张因得不到妻子的关心,所以下班后就与同学、同事喝酒打牌。找到双方的症结,老唐随即对双方进行了家庭责任开导。

  说起家事调解员的作用,老唐自豪地说,调解每一起案件不仅是稳定一个家庭,更是稳定整个社会;办案不仅追求法律效果,更在追求社会效果;参与法院家事调解,是在给人少案多的法官减负,更是给年轻的法官提供工作方式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