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公安分局“7×24小时”葱店社区警务室的大创新

  视频通话APP、警力电子定位、巡逻轨迹记录平台、微型消防站、居住登记卡办理点、外语和治安志愿服务者……一个面积不足20平方米的社区警务室与这些安全便民的科技汇聚在一起,成为一大创新。

  近日,北京市东城公安分局体育馆路派出所7×24小时”葱店社区警务室引来不少关注。

  东城公安分局体育馆路派出所依托“两队一室”基层警务改革,充分运用现有科技,创新改进警务工作模式,提升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让社区警务室打造成“科技警务”“共治警务”的亮点工程。据了解,体育馆路派出所“两队一室”和“7×24小时”社区警务工作机制运行以来,辖区治安案件同比下降58%;入室盗窃同比下降25%8月、9月实现入室盗窃零发案。

  

视频巡控

让基层警务更具活力

  葱店社区警务室位于天雅珠宝城南侧停车场内,辖区社区面积0.5平方公里,辖区共有平房院408个。“为加强胡同巷子安全防范,考虑到市场上同类移动智能摄像头投入少、选择多、效果好,就有了以葱店社区作为试点在社区胡同和一些重点部位合适点位安装移动智能摄像头的想法。”体育馆路派出所长谭大鹏说。

  随后,派出所第三社区警务队队长张豫柱就带着社区民警进了社区。“一说这事,居民们争相要求使用自家WiFi支持智能摄像头运转。”张豫柱说,“很快,几十个点位的移动智能摄像头运转都有了着落。”

  派出所立即着手设计点位并实施安装。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内指挥调度大屏幕与7×24小时”葱店社区警务室的视频终端,均可通过胡同移动智能摄像头实时开展治安巡控和安全防范,综合指挥室也可以在大屏幕上实时掌握警务室内民警工作情况,民警工作更规范,胡同巷子的居民心里也更踏实了。

视频电话APP

运用到日常警务中

  体育馆路派出所以“投入最少、效能最好”的原则,发现当前手机上免费下载的“视频电话”APP可以运用到日常警务工作中。开通视频电话功能后,社区群众没时间或不便去派出所咨询问题的,都可以通过视频通话功能直接咨询综合指挥室户籍等专业问题。

  前几天,50多岁的社区居民刘大妈看到民警老郭在家门口巡逻,就想咨询给女婿迁户口的问题,老郭担心给刘大妈解答不准确,就通过手机视频通话功能帮她与所里综合指挥室户籍内勤民警直接对话,获得明确解答的刘大妈踏实许多。

  同时,民警在处警现场遇到问题,综合指挥室也可直接通过视频通话系统与民警沟通,及时掌握现场情况,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也可第一时间指挥调度。

  

警力调控系统

提升处置能力

  为确保警力科学布控,提升基层警务快速处置能力,体育馆路派出所创建了7×24小时”警力调控管理系统。第三社区警务队副队长邓标介绍说,民警下社区开展工作或是辅警在固定点位签到时,通过派出所统一发送的网址链接即可点击进入系统进行报备、签到,并可申报位置,提高工作效率。

  民警、辅警在系统报备、签到后,系统则将位置实时传回后台。从平台可看出巡逻警车、民警和辅警的现场位置,平台上“民警”显示姓名,“辅警”显示手机号和签到时间,警车则为卡通警车图标加车牌号。“通过此系统,派出所不必像以前那样通过电台或手机呼叫民警并报告位置,有助于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实时掌控辖区内警力信息,监督民警开展警务工作。并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迅速调集警力,提升了快速处置能力。”邓标坦言。

  此外,民警社区内开展巡逻工作时,进入系统点击“开始巡逻”,系统则自动刷新记录巡逻轨迹并在后台完成自动备份,管理员可通过路线信息及发案情况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控工作。

  据系统统计,每名社区民警每天巡逻、下社区工作时长大概6-8小时,行走约6公里,1年下来,就是大约2000公里。

  另外,为有效处置各类突发警情,体育馆路派出所还在该系统以葱店某社区为试点,设置了3D地图功能,便于民警对社区情况和警情现场准确掌控,进一步提升基层警务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