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警方首创“ 政务”社区便民服务新模式
本报讯(记者魏峰) 近日,由厦门市公安局主办,市人社局协办,厦门公交集团等单位共同参与的厦门“e政务”便民服务站首批10个站点正式启动。作为2017年厦门市为民办实事项目,“e政务”便民服务站全国首创“刷脸认证”和入驻24小时社区便利店新模式,被称为“家门口不打烊的政务服务窗口”。
“e政务”便民服务站是厦门市警方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创新举措。群众在24小时营业的社区便利店内,通过“身份证+刷脸”即可在自助终端机上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明、居住证自助办理、公安业务办事证明、交通违法处理和缴款等七大项网上政务便民服务,开启了“刷脸时代”互联网政务的新模式。
“e政务”便民服务站项目从去年11月开始论证、研发,经过10个月的探索,目前,首批厦门“e政务”便民服务站已入驻厦门市岛内10家见福便利店,今年底前将在全市推出50家。同时,便民服务站是一个开放性平台,后续将陆续增加更多政务服务项目。
近年来,厦门市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各政府部门推出了许多网上办事服务事项,并开辟了微信、微博、APP等新媒体办事渠道,但从应用情况看,真正在网上办事的比例还不高。网上办事实名认证注册程序繁琐、密码不便记忆、网上办事内容知晓率有限以及部分群众不熟悉网络操作是造成网上办事比例不高的主要原因。为了让更多群众能够享受到网上办事的便捷,需要推出一种网上实名认证简易、群众易于接触了解、系统操作直观明了的办事服务形式。
厦门“e政务”便民服务站依托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承建的公安部2016年度“互联网+”重大工程项目“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在有条件的社区便利店设置具有居民身份证网络身份认证功能的政务便民服务自助终端机,有效解决网上身份核验难题,为线上服务提供线下支撑,并为不熟悉网络操作人群提供便捷办事渠道。首批上线的厦门“e政务”便民服务站将为市民提供就业失业登记证明开具、居住证自助办理、交通违法处理和缴款、出入境办证网上预约、暂(居)住证年限查询材料办理、人口信息查询材料办理、开通居民身份证网上功能七项业务。
厦门“e政务”便民服务站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将站点设置在24小时营业的社区便利店内,让每一名经过或者进入便利店内的群众都有机会接触了解相关便民服务内容。店员经过培训还可以为操作不熟练的办事群众提供面对面的指导和帮助,使办事群众既能够享受到“键对键”服务的方便与快捷,又能够感受到“面对面”服务的亲切与周到。此外,24小时营业的社区便利店也解决了政府部门内部工作场所无法全天候提供服务的问题,并可以消除群众的陌生感和隔阂感,让办事群众更愿意去接近、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