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太湖智能交通系统助力平安建设

  最近,安徽省太湖县公安局交管大队在县局禁毒大队、弥陀镇派出所的密切协助下,利用稽查布控系统查获两起毒驾违法行为。

  “民警得到有吸毒嫌疑人在弥陀镇辖区内出现的线索后,马上组织警力进行了仔细排查,两名犯罪嫌疑人很快被擒获。经对两人尿样检测结果呈阳性。而在接下来的进一步询问中得知,他们在吸食冰毒后的这几天内都曾有驾驶机动车的情况。”太湖县公安局交管大队(以下简称“交管大队”)大队长李向阳介绍说,获得毒驾证据是认定他们违法事实的关键。

  交管大队立即行动,根据禁毒大队提供的车辆号牌,通过查缉布控系统仔细搜寻查询两人在吸毒后至被抓期间两辆车的行驶轨迹,收集到了足够证据,从而锁定了两人的毒驾违法事实。

  自2005年起,太湖县开始建高技术含量的城市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在城市交通管理上实施了大建设、大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自城区智能交通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共利用该系统协助侦破机动车盗抢案件27起,协助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278起,协助侦破其他各类案件83起,共捕获交通违法行为近30万起,不仅节省了警力,增加了办案效率,还大大提高了交通安全和地区的治安水平,可以说是我们太湖交管部门的一个得力助手。”李向阳说。

斥巨资建设智能交通系统

  太湖县位于大别山南麓,地处安徽省西南部与湖北省交界处,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公路总里程3500公里,机动车保有量8.7万辆,机动车驾驶人达12.14万人。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流、物流大积聚,交通供需矛盾突出,城区停车难、行车难问题日益凸显,城市交通压力加大,道路交通管理形势日趋严峻。

  2015年前,太湖县城内的28个灯控路口仅安装电子警察系统8处,且这8处均为2007年建设,是根据当时的城市路面情况、人车流量及技术发展程度所建设,一些路口交通控制信号仍然为单一通道灯控,不能有效控制各车道,难以对车辆通行进行有序分流。

  “这确实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多不方便。”李向阳说,在安装智能交通指挥系统之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闯红灯、乱停乱放的情况严重,交通秩序比较混乱,而不按交通道路规则行驶又使交通事故频发。

  除此之外,更让李向阳头疼的是,发生了交通事故,尤其是逃逸事故后,破案压力比较大:“一般交警在接到报警赶到现场后,现场可获取的有用证据其实不多,很多时候为了不影响交通或者抢救伤员,都已经把现场破坏了,当交通逃逸事故发生后,破案就是大海捞针,无法锁定肇事车辆的逃逸轨迹,办案的时间也会很长。”

  李向阳说,这种对城区交通事故盲视的状态非常不利于交通管理工作的展开。因此,自2015年,在太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太湖交警首先积极筹资近500万元,用于县城区路口的“电子警察”等交通安全智能管理设备的建设工作,到2016年底基本实现了城区路口交通管理视频监管全覆盖。而总投资1500万元的智能交通管理配套设施将于2017年年底全部建成使用,逐步实现对城区主要路段的实时监控、轨迹研判和查缉布控的工作目标,具备车辆抓拍、车牌识别、车牌比对、车辆信息查询统计、轨迹分析、嫌疑车辆布控、警情发布等功能。

交通管理的得力帮手

  2016年8月23日19时20分许,在S211省道太湖县灯茗岭段,一辆二轮摩托车在急速行驶中将一名行人撞倒,二轮摩托车稍加停顿,随即向夜色深处疾驰离去。

  19时24分,太湖县公安局交管大队事故中队接县局110指令:在S211省道125KM+700M附近路段,有一位老人倒在血泊中,伤情严重。接警后,该中队值班民警迅速赶往现场,在提取了一个黑色塑料漆片外,并没有发现其他有价值线索。勘查结束后,民警认定这是一起道路交通事故,且肇事车辆已逃逸,立刻启动逃逸事故侦破预案。

  8月24日上午,从医院传来消息,伤者因伤势较重,已经死亡,案件性质迅速升级。

  因为事发地处于国道没有监控设备,因此办案民警先是通过走访太湖县城多家摩托车修车店,确定了现场留下的碎片是一辆二轮弯梁摩托车的阻风柄,又通过对事故发生地周边群众的走访,确认了肇事摩托车驾驶员身穿浅蓝色衣服,肇事摩托车侧边还挂了一顶草帽。

  于是,民警根据这条线索,从监控上调取事发地沿路监控,查看是否有车辆符合这些信息。终于,在长时间的观看视频资料后,锁定了嫌疑车辆。8月30日上午,专案组民警在新仓派出所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在新仓镇塔山村找到疑似肇事驾驶人孔某和他的弯梁摩托车,发现该车的阻风柄缺失,通过痕迹比对,与现场提取的阻风柄完全吻合。 

  “智能交通系统对我们破获交通事故,特别是逃逸事故的侦查处理,帮助是非常大的。”提起这个新“帮手”,事故处理中队中队长何启华赞不绝口。

  他说,以前处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只能打时间战人海战,派几个小组的民警到路上进行排查,把事发时间段内所有经过的车都查一遍,有时候甚至要挨家挨户去走访,费时费力,“现在办案就是一组人员在现场,一组人员同时在电脑前查看监控,很快就能锁定犯罪嫌疑人。最快的一次我们从接警到结案只用了两个小时。”

  在一中队队长章卫兵看来,这套系统在城区治理违停上带来了很大帮助,最大的好处就是节省了警力:“以前停车秩序只能靠人工,靠巡逻人员到现场去喊话贴条。现在是自动抓拍,自动报警,以前是看见执法人员就走,没有执法人员就乱停的状况已经没有了,路面交通状况有很大改观。”章卫兵说,除此之外,还有套牌车、遮挡号牌的情况,都逃不过这双“眼睛”。

七大系统保障平安交通

  太湖县交管大队技术股股长王强介绍说,根据升级改造工作的规划设计方案,太湖县将完成七大系统的构建。

  一是路口信号控制系统。拟完成47个路口信号控制系统的建设,主要分布在城区主干道和通往高速路的路段,信号控制系统采用多点式信号机、多时段机动配时并具备联网控制功能,中心配有交通信号管理平台。

  二是天网监控系统。建设公安交通管理专用的视频监管系统,在城区利用已建成覆盖城区范围的天网监控系统,视频图像直接服务于交通管理及交通事故案件的侦破、定责工作。

  三是建立交通信息发布屏。城区建设多处交通诱导屏用于城区占道停车的诱导屏,交通诱导屏实现中心控制,主要显示交通法规和警示标语等信息;停车占道诱导屏采用实时联网,显示道路周边停车场等相关交通信息。

  四是闯红灯违法抓拍系统。在城区28个路口安装了闯红灯违法抓拍系统,基本覆盖了城区重要路口,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闯红灯违法抓拍系统。

  五是超速违法抓拍系统。在易超速的地段安装了5套超速违法抓拍设备,实现了对重点超速路段的全天候监控。

  六是智能卡口系统。目前已建设6套智能卡口系统,并兼有超速抓拍功能,分别在高速路出口和县城进出口关键路段,实现了进出城方向的布控。

  七是违停自动抓拍及告知喊话系统。按照城区主干道改建工作推进,拟建设违停自动抓拍系统90处,目前已在城区两条主干道安装了35处违停自动抓拍设备并投入使用,有效规避了警员与巡逻车辆严重不足等问题,扩大了对路面交通状态的控制力度。

  “目前已经有5个系统建好并投入使用,到今年底,这些系统将全部可以运行。到时候,太湖将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的新体系。”王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