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民警周茂丽帮助在押人员走出逆境

  在首都公安队伍中,有人奋战在打击犯罪的战场,有人奔跑在救助群众的现场,也有人坚守在拯救失足人员的看守所。

  作为北京市东城区看守所民警,55岁的周茂丽在这个平凡岗位上工作了22年,她用一腔热诚、爱心和耐心帮助在押人员走出逆境,重获新生。

  今年3月,16岁的小丽因涉嫌盗窃罪被刑事拘留,她第一次见到管教周茂丽时坦言,北京很漂亮,她喜欢北京。

  谈话中,周茂丽了解到,小丽3岁时,父母吸毒双亡,是她妈妈的朋友将其养大,小学没读完就辍学在家。近期跟随男朋友来到北京,开始了北漂生活,靠粘贴小广告、打零工维持生计。

  一次与男友吵架,小丽吞食了指甲剪后离家出走,又因交友不慎被教唆去偷东西,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看着眼前这个花季少女,周茂丽暗下决心:“我要挽救她,她的一生不能就这么毁了。”

  在周茂丽眼中,小丽是未成年人,思想尚不成熟、情感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低。要做好她的管理教育工作,就要走进她的内心世界,为她开启一扇希望之窗。

  在小丽吞食的异物尚未排出前,周茂丽每天定时带她去医务室做检查,了解异物的位置,并叮嘱其他班次管教、医生及同监室人员关注,直到异物被排出,确定身体没有大碍后才放心。

  刚进看守所那几天,每次谈话,小丽都会掉泪,想家、后悔、害怕……离家远,年龄小,环境对她来说很陌生,周茂丽一次次给她擦泪,抱着她、开导她。

  小丽喜欢北京,周茂丽就给她讲长城、故宫和首都精神,缓解她的情绪,拉近彼此的距离。周茂丽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头发长了就帮她剪短,指甲长了就为她剪指甲。渐渐的,小丽脸上有了笑容,开始打开心扉,对周茂丽无话不谈。

  周茂丽深知,作为管教民警,严格管理和教育矫正应该双管齐下。一名管教民警,既是捍卫国家法律底线的战士,又是教育矫治的老师。她找来自己孩子曾用过的课本,教小丽读书写字,从“一笔一划”开始,一边教,一边跟她讲感恩、孝道、法律。

  3个月过去了,小丽送给周茂丽一件神秘的礼物——一封她亲手书写的《感谢信》,信上这样写道:“感谢您像长辈一样关心我、照顾我、爱护我,我感觉到一种母亲的温暖,谢谢您,我的管教阿姨!”

  在押人员阿岚原本拥有良好的家庭环境,随着身份的变化,她交往的圈子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由于经常和丈夫出席一些高档活动,但出入没有汽车,身上没有名牌,让她感到自卑。阿岚开始寻找发财之道,最终走上非法集资的犯罪道路。

  进了看守所,阿岚一夜间仿佛老了10岁,整晚失眠,眼睛总是哭得又红又肿。周茂丽让同监室人员时刻关注阿岚,与她多聊天,分散注意力。同时,自己也与阿岚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给予她生活上的帮助和关怀。

  由于思想压力大,阿岚有了明显的抑郁征兆,腰疼的顽疾让她蹲不下去,再加上高血压、糖尿病等综合征,她在监室里感觉度日如年。一天,周茂丽照例到监室里进行安全检查,阿岚正好要去上厕所,却蹲不下去,周茂丽就在阿岚身边扶着她,没想到便液喷溅了周茂丽一身。“周管教,对不起,把您的衣服弄脏了……”阿岚的眼泪滚落下来,哽咽着说。

  “没事儿,洗洗就行了,别怕,我会陪你一起把这个坎儿迈过去,你的家人也在等你回家。”周茂丽说。

  后来,阿岚在《忏悔书》中这样写道:“我集资的初衷就是为了让自己过得再好一点,可是事情的发展让我失控,只能铤而走险……我要感谢周管教,在我几乎要放弃自己的时候,她像亲人一样对我,让我感觉有了依靠,没有被抛弃!”

  在许多同事看来,周茂丽是一个普通的民警,但她扎根基层,兢兢业业,用自己的情怀和使命,展示了一名监管民警在平凡工作中的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