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市法学会承担地方立法第三方评估工作
本报讯(记者孔令泉) 近日,宁波市法学会顺利完成《宁波市殡葬管理条例》立法后评估初稿工作,这是宁波市法学会受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委托,首次承担地方立法第三方评估工作。
宁波市法学会依托学术委员会和宁波市法学法律人才库组建了专业的评估团队,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案,明确了评估内容、评估形式以及评估进度安排,多次召开协调会对评估工作进行周密部署,确定了评估工作的时间表和任务图。
这次评估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网上公开征求评估意见等方式进行。评估组认真梳理、分析了国内外有关殡葬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论文、著作、研究报告等学术文献,形成文献综述。评估组于6月底、7月初分别召集市级和海曙、鄞州、余姚、慈溪、宁海、象山六区县(市)政府相关部门、司法部门人员和利益相关人,先后4次召开立法后评估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针对各方反馈的《条例》实施的总体情况、有关制度的执行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内容的完善,评估组及时准确地记录了意见建议。
为准确、客观推进评估工作,评估组设计制作了《条例》评估调查问卷,组织力量向社会公众发放,同时在平安宁波网进行网上问卷调查,征集广大市民意见建议。此外,评估组制作了《条例》评分表,发放至全市殡葬管理执法人员,征求对《条例》的总体评价。
据宁波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陶琳介绍,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评估组全面了解了《条例》的实施绩效,梳理剖析了《条例》本身及执行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题,进而明确了立法改进的工作重点、具体修改的建议条款及修改意见和新增内容等等,在此基础上已形成评估报告初稿,下一步将继续修改完善,整个评估工作预计在9月初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