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教你读懂法律

  该书从生活与消费、父母与子女、资产与理财等7个方面入手,选取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100个问题,点对点进行法律知识讲解,以案释法,又不拘泥于案例。

 

 

  “法律既是匕首,又是盾牌,但终究还是一种信仰。”河南荟智源策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志强,历经3年创作,于今年5月出版了《你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识》一书。

  该书编辑穆秋月说,这是一本抛砖引玉的书。它从生活与消费、夫妻关系等7个方面入手,选取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100个问题,“教你读懂法律,帮你理性解决问题”。

  网友j***c说,“书里面全是老百姓想了解的内容。”读者j***波说,“阅读不枯燥。挺实用的,家里准备上一本,挺有必要。”网友东***佳却说:“很多想知道的问题这里都没有。”

  在今年上半年法律新书销售排行榜中,该书在“当当图书”“亚马逊中国”销售榜单中同时位列第二。穆秋月说,在各网站“商品评价”中,该书好评率一直维持在97%左右。

一个酒局触发的创作热情

  尽管在同类书籍中该书广受好评,但张志强回顾其创作缘起,竟与一次酒局有关。

  毕业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张志强,曾为多家房地产公司、私募企业、煤炭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在他心中,一直有个“写作的梦想”,尤其是随着国家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代理的案件越来越多,面对许多当事人在法律纠纷中的盲从与无奈,“这个想法越发强烈”。

  3年前的一天,有朋友忽然在朋友圈发信息:想喝酒。有朋友接着回复:我有酒,你有故事吗?张志强随后跟帖:我的故事可多了,看你有什么酒?于是,三五个好友聚到了一块。

  酒过三巡,一位曾接触过出版的朋友说:“张志强,你那么多故事咋不出书?”朋友的一句话像火花一样点燃张志强的激情,由此发奋疾书,终于写成了《你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识》。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张志强说,“事情唯有亲历方知其甘苦。”该书在即将付梓出版已送印厂的前夕,张志强突然收到编辑的信息:再改改。

  原来,2017315日下午,穆秋月突然看到手机上推送的新闻:《民法总则》获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她很快意识到:这不仅仅是我国法律界的大事,也是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当时市场上还没有法律常识类书籍进行过更新。”穆秋月“犹豫了几分钟,先给印刷负责人打了电话,让不要印,先停一下”,随后给张志强发了讯息。

  经过连续两周熬夜奋战,新修改的《你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识》重新送印厂,也赶上了出版社原来给各销售渠道上报的该书征订时间。穆秋月如释重负,张志强悬在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

  这“一番重新修订过程,让我在工作之外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张志强事后回忆说,该书出版后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好评,这不但让他实现了“一个无关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梦想”,还给了他无限的动力,他要再接再厉继续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回馈读者。

  

不拘泥于案例的以案释法

  “这本书最精彩的内容是易读性。”张志强说,他在创作过程中特意将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分析,并将其与之相应的、具体的、明晰的法律条文置于每篇文章后,以期不断丰富读者的法律知识,培养读者形成行之有效的法律思维模式。

  穆秋月说,该书的亮点在于以案释法,又不拘泥于案例。它与传统学术式的案例分析和普法式的“讲故事”不同,既是一个法律知识的起点,也是终点。该书中每一个法律常识的标题都以问题形式提出,吸引读者去追寻答案。在正文中,它以案例开篇,通过生动的小故事去引导读者思考,并发现其中的法律问题,最后通过作者的专业解答,让读者明白相关法律规定,关键在于“以‘情景代入’的方式将冰冷的法律知识变为鲜活的身边事”。

  酒后出事,同席者承担多大责任?车借给朋友出了事故,责任由谁承担?“小三”有权分得遗产吗?夫妻购买的小产权房,离婚时如何分割?父债子还,天经地义吗?如何约定民间借贷的利息才合法?购买学区房,卖房人不迁走怎么办……

  该书从生活与消费、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资产与理财、企业经营与管理、诉讼与仲裁、犯罪与刑罚等7个方面入手,选取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100个问题,生动而严谨地进行点对点的法律知识讲解。穆秋月说,该书非常适合人们查阅式阅读。

  为何要这样设置?张志强解释说,一方面这七个方面涉及的内容,跟老百姓生活休戚相关;另一方面,这是他执业过程中多次遇到的案件,还有一些是他专业方向所涉及的。

  张志强表示,作为一个专职律师,他根据自己多年的从业经历,又结合平时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的法律问题进行搜索、提炼,整理出100个法律问题,进行剖析和解答。他认为,这些串联起来的法律知识,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给读者一点法律思维启蒙。

  穆秋月说,《汉书律历志》曰,“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七”是万物秩序的开端,选择7个主题,意在让读者以此为起点关注法律知识,懂得运用法律工具去维护生活和谐。根据《新华字典》的解释,“百”是有很多的意思。法律知识博大精深,书中的问题不过是沧海一粟。它的目的在于让读者们从最关心的法律问题开始,去扩大自己的法律视野。

  

通过图书普及法律知识

  “希望社会生活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该书的读者。”张志强说,法律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社会之发展,秩序之构建,当以公民法律意识之构建为基础。他期望通过该书,唤醒普通读者的法律意识,“每一个公民都应为法治国家之建立,和谐社会之发展,助其力。”

  穆秋月说,该书受众广泛,只要你有法律知识需求,都可以成为它的读者,尤其是希望理性掌控工作与生活的人。读它,你可以少走弯路,更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不同法律纠纷千差万别,它只能提供最基本的法律知识和处理方式。

  在穆秋月看来,该书自上市以来之所以荣登法律新书畅销榜单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符合国家法治建设的大趋势,适应新法律文件出台的新形势;二是精准向读者输送了法律知识,选题贴近百姓生活实际,知识解答到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穆秋月说,该书的成功告诉大家:一是法律类图书出版人可以通过图书普及法律知识,服务社会大众;二是出版人要及时关注法律变化新动态,将法律知识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之中;三是要做接地气的法律书,让读者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张志强对此表示赞同。他说,物质决定意识,国家法治建设的大趋势,使大家法律意识不断觉醒,民众对法律的参与度逐步提高。作者、出版人如何抓住读者这一心理颇为关键。

  “这本书就像一服中药,可能达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每个家庭必备的。”穆秋月还希望,更多人通过读书提高自己在法律方面的认知,摆脱精神上的贫困,在面对各种社会问题、生活问题、工作问题时,能多一些客观、少一些盲目,多一些冷静,少一些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