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持枪管理严中有弊

  很多国家是不允许私人持有枪支的,亚洲绝大多数国家就是如此。相对韩国、奥地利、捷克、希腊、匈牙利、阿联酋等完全禁枪的国家,欧美大多数国家允许个人合法持枪,枪支的买卖也相对容易,但随之而来的枪支滥用等问题常常激发社会矛盾,如何管理枪支也由此成为难题。

美国:合法持枪但各州管理各异

  持枪是受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保障的公民权利。既然是公民权利,就是所有没有重罪记录的成年公民都可以持枪。但是,宪法没有规定枪支的类型,所以给联邦和各州对于枪支管理有不同的解释。

  美国50个州中有48个州允许隐匿持枪(手枪上膛随身携带),这些州中的大部分需要考持枪证,合格的一定要发证。没有隐匿持枪证带枪外出,每个州的法律基本上都要求枪支空膛上锁并和弹药分开放在汽车后备箱,或直接拿不到的地方。只要合法,枪支携带没有什么地域限制,枪支上锁托运后坐飞机也可以。

  美国枪支法律极为繁杂,有联邦枪支法,州枪支法,城市、县镇枪支管理条例,公司、商店制定规章制度。这些枪支法虽然没能完全解决枪支管理问题,但仍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它们对减少美国枪支犯罪、保障社会稳定、维护公民人身、财产权利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几乎所有的州都允许守法公民拥有枪支,但是不允许在公共场合公开佩带枪支。但是,犯罪分子不准有枪,精神病人不准有枪,学校周围不准持枪,行政部门不准有人持枪。

  美国采取了很多措施应对枪支问题。比如在枪支制造环节:制造行业实行许可制度,通过不定期检查、提高准入标准等途径对枪支制造商进行严格管理;查处国内非法制造枪支、弹药的工厂,减少黑枪支数量。在流通环节:通过严禁枪支邮寄、要求在枪支上印刻枪支序列号等途径管理枪支运输;规定背景检查制度,严格限制持枪人员范围;加强枪支进口管理,防止国外非法枪支走私入境。在管理环节:加强各部门配合力度和信息共享、加强枪支管理力度;鼓励枪支协会加强枪支知识培训和枪支行业监督等行为等。

  由于各州的法律差异很大,所以往往出现许多漏洞。这种差异造成了枪支管理上的困难,并带来一些不良后果。比如纽约州是全美枪支管制最为严格的一个州,但与其邻近的各州则相对宽松;首都华盛顿地区对于携带枪支有比较严格的规定,但在邻近的弗吉尼亚州则宽松很多。这种差异造成了枪支管理上的困难,并带来一些不良后果。

瑞士:

通过军队改革降低枪支持有量

  对于瑞士700多万人口而言,它的枪支弹药人均拥有量远高于美国,是世界上最为军事化的国家。“全民持枪”并不是夸张说法。根据瑞士宪法规定,男孩子到了18岁,就必须到新兵学校报到,领到军服和步枪,从此开始了“持枪史”。20岁到40岁的男性公民必须按期义务服兵役,在此期间,枪一直伴随着他们。

  据瑞士国防部的统计数字,瑞士全国共42万人拥有90式冲锋步枪。而且任何人只要以参加打靶为由,就可以从当地警察局得到持枪证。许多武器店根本不问是否有持枪证就出售枪支。民间转让枪支手续也很简便,往往只需出售者准备一份合同,双方签字,保存10年以备有关方面检查,就算成交。另外,在瑞士买枪也不贵,城市里一般都有武器店,普通步枪花几百瑞郎就能到手。

  尽管如此,瑞士政府为了防止滥用枪支,还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办法。1997年,瑞士联邦政府出台了《枪支法》,对购买、持有、转让和经营枪支弹药均作出了严格的限制,规定个人购买枪支事先要获得许可,购买后不得私自转让;个人持有武器既要证明其必须,又要确保枪支的绝对安全;申请枪支买卖执照须经理论和实践考试,并要确保经营安全。

  瑞士自加入联合国后,它的兵役制度也面临变革。根据瑞士国防部21世纪军队改革方案,瑞士军队将减少服役人数,加上后备役和新兵在内,只有20多万人,比目前减员40%。新方案获得通过之后,瑞士家庭藏枪数将大大下降。

日本:法律与文化自律并举

  据披露,美国每年有3万多人死于枪支暴力。相反,在同样持枪合法的日本,因枪支持有所导致的死伤者极少。日本媒体称,这与日本的文化密切相关。

  在日本,有人如此形容:与其担心被枪杀,还不如担心吃饭被噎着。据日本《新华侨报》报道,在美国,每年平均发生11000起枪支暴力案件。相比之下,2011年度,日本被合法获得的枪支所杀害的人只有11名,其中5人为自杀;被非法获得的枪支杀害的共有7人,受伤的为11人。这两者相加都够不上美国枪击案数量的零头。

  据悉,这样的效果主要原因首先是日本枪支管理极严。在日本要获得合法的枪支,是一个复杂艰难又花钱的过程。个人若要获得持枪证,首先需参加课程学习,通过笔试和射击场课程,再到警察局存档。其次需通过心理测试、药检和犯罪背景调查。此外,枪支一年一检,持枪许可证三年更新一次;拥有者也时常需要配合警察调查其平时的行为或人际关系。有人计算过,拥有一支枪的整个过程至少要花费11.5万日元。

  而且,日本允许使用的枪支只有猎枪和气枪,主要持有者为射击或狩猎爱好者。这些枪支的杀伤力有限。根据2015年实施的《刀枪管制法》(修订案),如果超出法律规定的枪械使用范围,还将被处以最高5年拘役或100万日元的罚金。

  如此一来,日本拥有枪支的人数已得到严格限制。1975年有约51万人持枪,2010年下降至19万人左右。

  其次,有数据显示,2010年,拥有枪支的19万人中,60岁以上者为12.2万人,占总人数的64.2%。也就是说,大部分枪支拥有者都是中老年人。而中老年人心态较年轻人更为平和,更少与他人发生矛盾和争端。也因此,动用枪支而发生惨剧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此外,从文化层面来说,日本对枪支滥用有着本能的克制。他们也对枪支好奇,但更多的人会选择去关岛或夏威夷等旅游胜地的俱乐部里一尝“枪手”的滋味。如愿后,大部分的日本游客还认为,射击的确十分痛快,但人人拥有枪是不妥当的。

  日本的枪支管理制度亦有弊病。个人一旦得到了持枪许可,只要不主动提出放弃,一般情况下可终身保留。但现行制度过于倚重持枪者的“自我管理”,持枪者自由度很大。因此,警察往往无法预料恶性犯罪的发生。这一点为许多人诟病和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