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法学会实现“双覆盖”
编者按: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法学会省级法学会党组建设专题推进会精神,本报特开设专栏报道各地法学会党组建设工作成绩。
广西壮族自治区近日召开全区法学会党建工作座谈会暨基层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了上半年完成全区法学会建设全覆盖的经验,部署年底前实现全区法学会党组全覆盖工作。本期刊登防城港市法学会及其辖区东兴市法学会的工作经验。
本报讯(记者罗宗明) 记者在近日召开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党建工作座谈会暨基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了解到,防城港市法学会在县级法学会建设全覆盖基础上,于6月中旬实现了全市4个县(区、市)法学会全部设立党组,从而实现县级法学会机构设置和党组设立“双覆盖”。
据介绍,超百亿重大项目的广西生态铝项目在防城港市签约落地。该项目仅3个月就顺利开工,惊人的速度背后,离不开法学法律工作者的助力。虾箩江地区是此次项目征迁的“难中之难”,该地原有一片800多亩的盐碱地,涉及6个行政村万余户群众,过去几十年由于界线不清,纠纷不断。应项目指挥部要求,防城港市法学会立即组织法律专家团队参与化解,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防城港市法学会还积极协同有关部门指导全市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基地建设,参与在校中小学生的法治教育,目前已建成6个法治教育基地、6个法治教育园地。防城港市法学会组织退休老法官、老检察官、老律师等法学会员进入市关工委担任相关职务,积极发挥“三老”法学会员余热,是防城港市深入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一大创新。
防城港东兴市与越南芒街市一河之隔,沿海沿江沿边,是中国面向东盟最便捷的海陆通道。特殊的地理位置给东兴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边境地区矛盾。为适应边境社会法治需求,东兴市法学会党组号召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立足当地,积极参与边境地区法治实践,促进边境地区和谐稳定。
2013年10月,中越两国决定,在北仑河两岸各规划10平方公里,建设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跨合作区建设是国家战略,自治区要求东兴为全国沿边地区做出示范和样板。2016年,跨合作区征地搬迁百日攻坚,在东兴市全面铺开。由于法学会以独立第三方力量的有效介入,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过程无不良事件,无违法案件,实现了和谐征迁。
为维护边境社会和谐稳定,东兴市在互市贸易区内分别设立“中越商事纠纷特别巡回法庭”及法律服务站,为中越边民无偿提供法律服务。巡回法庭旁的法律服务站,被誉为“边民法律权益的守护者”,日常配备4名法学会员轮值。会员充分发挥法律专长,在积极宣传法律知识的同时,免费向广大边民提供法律咨询,引导他们依法维权,促进边境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