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法召开加强少年司法专题座谈会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本报讯(记者赵春艳) 近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加强少年司法专题座谈会,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强调,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方针政策,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周强指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进步和司法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最高人民法院针对校园暴力刑事案件进行专项调研,提出相关意见建议,并会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出台《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止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发生。积极开展家事审判方式改革试点,探索运用司法手段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家庭环境。
周强强调,要充分认识少年司法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各级法院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根本目的,切实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要始终将“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贯穿少年司法工作始终,积极探索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方式,帮助犯罪未成年人改过自新,为他们融入社会创造良好条件。
周强强调,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妥善审理涉及校园安全和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件。要依法严惩针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活动,促进平安校园建设,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要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充分发挥司法的惩戒和教育功能,促使未成年罪犯深刻汲取教训、重新做人,并深入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原因和家庭、学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提出司法建议,提高安全防范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周强要求,要大力加强普法宣传和法治教育,增强未成年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要认真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要求,加强以案释法,利用办案各个环节宣讲法律、释疑解惑,同时加强涉未成年人典型案例的收集、整理、研究和发布工作,充分发挥好司法的引导、规范、预防与教育功能。要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水平。积极回应群众对少年司法工作的关切和需要,认真研究社会反响强烈、具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