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仙桃警方破案有新招
“知道我们来找你干什么吗?”
“不知道。”
“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故,悬赏的信息都上了《今日头条》,你会不知道?”
“唉,你们来了也好,出事后,我天天在床上,根本就睡不着,也没敢和家里人说,我现在倒安心了!”
5月7日晚上6点多钟,当湖北省仙桃市交警支队民警来到彭场镇某村,与肇事逃逸嫌疑司机沈某“短兵相接”,出现了上述对话。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实际上,湖北仙桃警方利用互联网+、手机客户端、微信等群众熟悉的网络技术、社交平台来办案、办事,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微信悬赏,嫌凶终现
今年5月1日晚8点多钟,仙桃市彭场镇发生一起连环交通事故。一辆摩托车与一名中年妇女相撞,驾驶人摔在路中,随后一辆轿车驶过,将骑摩托车者碾轧致死,肇事车逃之夭夭。
接到报警电话后,该市交警支队六大队副大队长江敦山带领人员赶紧到达现场处置,同时迅速通知110。在110的统一指挥下,彭场、杨林尾、沙湖3个派出所均部署警力,设立检查卡口,对肇事逃逸车辆进行拦截。与此同时,该市交警支队事故调处大队民警通过勘查,在路面上提取到一个“比亚迪”车保险内框。
为了破案,民警兵分两路,一路对事发区域展开走访调查,查找报警人;一路调取案发现场周边的监控视频,查找“比亚迪”车的行驶轨迹。为了发动群众举报破案线索,民警还通过“仙桃交警”微信、微博,发布悬赏通告。为了让悬赏通告发挥最大的传播效应,民警还将其发送至各大媒体,受众较多的《今日头条》也将这条信息转发。
因为在事发区域走访,没有发现有用线索,民警于是开始查找最先报警的刘某。奇怪的是,办案民警打刘某的电话,先是不接,后来就怎么也打不通。找到刘某家中,其妻说他到上海去打工了。怎么这么巧?报了警却避不见面,还跑到外地去找工,会不会他就是肇事者?办案民警经过对刘某妻子的劝说和动员,其终于道出实情。原来,刘某并非肇事者,而是因为当天因盗窃案发,被派出所抓获,在看守所关着呢!民警经过讯问,排除了他的肇事嫌疑。
案情陷入僵局,民警继续将悬赏信息广泛发送到微信朋友圈,广泛摸排、征集线索,综合分析,终于确定鄂M8SLXX“比亚迪”车有重大肇事嫌疑。
经网上查询车牌号码,显示该车车主为沈某,家住彭场镇某村。5月7日晚,民警找到沈某家中将其抓获,并依法扣留肇事嫌疑车辆。沈某对当日肇事逃逸事实供认不讳。
仙桃警方
通过大数据找受害人
3月13日,据湖北仙桃市公安局官方微信号“平安仙桃”报道,2016年9月19日23时许,湖北仙桃市公安局干河水陆派出所接群众匿名举报称:一伙男青年租住在仙桃市一公寓房内,从事诈骗活动。
接警后,该所刑侦中队长汪永红带领民警迅速前往,成功抓获印某、陈某、徐某、夏某、伍某、印某某、邵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扣押作案用苹果笔记本电脑5部。
经查,2016年7月至9月,印某邀约陈某等7人,利用无线网络登陆QQ聊天工具,发布“百元抢购正品手机”粉丝福利,158元、268元、418元等低价销售苹果系列手机的虚假信息,并称“粉丝”只要选购机型、颜色,扫描微信二维码支付截图,提供地址、姓名、手机号码,2-3天就可到货。
受骗人只要动心购买,少则被骗取几百元的购机款,多则被骗取激活安装费450元,以及审核开发票数据保修卡订单号费用1000元、审核退款费用3000元、退款保证金5000元等。
湖北仙桃警方破获此电信诈骗案后,却为众多受骗对象难找而头痛不已。办案民警加班加点,核实了第一批29名受骗人信息,及时联系后返还了钱款。随后,民警一边积极追赃,一边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多种形式联系寻找另外的162名受骗人。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为指导受骗人做好证据材料提交工作,民警专门建立了微信群,将已核实的受骗人拉入微信群,第一时间反馈或解决证据收集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根据受骗人在提交证据材料中不知从何处说起、不知要陈述什么内容等问题,民警专门制作了“傻瓜式”《自述被骗经过》模版,供受骗人根据自己被骗的实际情况对照书写,争取准确办结、一次办结。
推出互联网+教育新举措
利用大数据,不仅能破案,还能为民办事。
4月6日,据湖北省仙桃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通报,自推出互联网+教育新举措以来,今年以来该市共有406名“满分”驾驶人通过网络答题学习,成功领回驾照。另有1165名记分驾驶人通过学习,加深了对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文明交通知识的理解,出行时能避免一些错误、不当行为。
据了解,“满分”驾驶人在支队接受“再教育”,要经过5天理论学习和2天路面协勤。以前驾驶人的理论学习主要是通过民警授课、观看警示光盘,做纸质试卷等。现在支队则根据每位驾驶人都有手机,由民警指导他们在违法记分学习培训室,通过网络下载“驾考科目一题库”,在上面随机答题。该题库中共有1300多道题目,参加学习的“满分”驾驶人可以随机抽出100道题目,自己学习测试,不断熟悉。通过这种强化训练,不少驾驶人在培训结束后,再到车管所考试科目一,往往一举过关。
负责违法记分学习的民警认为,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这个网络答题缩短了学习时长,更可以实现多人在线同步进行,明显提高了交通安全教育的效能,让驾驶人更愿意接受。
不少违法驾驶人参加网络答题之后,觉得这种方式非常新颖,通过对一些常见交通安全问题、路面驾驶知识的答题,加深了理解,强化了交通安全意识,更明白了自己以后在出行途中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选择。若有含糊的地方,还可以直接请教民警,非常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