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家”帮忙 惠促和谐
聚焦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思源社区“宜家帮忙团”
在江西省吉安市有一个社会组织,他们大力弘扬“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井冈山精神,秉承“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大家快乐就是自己快乐”的服务宗旨,为邻里之间提供红白喜事帮忙、孤寡老人守护、留守儿童看护等一系列公益服务。
该组织作为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文山街道思源社区“两委”打造“宜家”“宜居”“平安”“和谐”小区的中坚力量,被命名为“宜家帮忙团”,该团自2013年12月20日成立,迅速从数名团员发展成为注册志愿者260余人的大团队,成为社情民意的“气象员”和民间纠纷的调解员,维护了基层社会和谐稳定,获得群众广泛点赞。
春风化雨奏响社区平安曲
2015年夏天,百岁老太太诸秋华坐在社区石凳上,背对小区马路独自掉眼泪,多数过往的居民都没发现诸老太的泪水,更无法获知她心中苦楚的源头。
习惯对老人嘘寒问暖、帮助病弱邻居的“宜家帮忙团”副团长、义务调解员毛小云一眼就从诸老太弓起的背影看出端倪。可是,在毛小云的印象中,诸老太膝下共有五个子女,平时和二儿子住在一起,其他儿女闲时也会来看望老太太,一家人还算融洽。
“老太太为何独自在此哭泣呢?”经过一番拉家常,毛小云得知老太太的大儿子因赡养一事和弟妹们闹矛盾了,赌气把老母亲赶出了家门。
“家事无小事,都是自家事。”毛小云知情后,立即向社区居委会主任冯丽莉报告,并由“宜家帮忙团”出面,请来了老太太的子女们,打算面对面调解家庭矛盾纠纷。但是,诸老太的儿女因积怨已久,刚一见面又吵起来,调解被迫中止。
该如何打破这种僵局呢?社区主任冯丽莉回忆:“当时,恰逢思源社区在全区首创‘三官一律进社区’活动,帮忙团在多次努力仍旧无法化解矛盾的情况下,决定联合警官、法官和律师一起上门做工作,充分发挥法律工作者的专业优势和职能优势,进行联动式调解。”
最终,经过多方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情与法并行,双方心平气和达成协议,老太太住大儿子家,由二儿子承担赡养费。百岁老太太的赡养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她又可以安享晚年了。
诸老太赡养矛盾得以顺利化解,得益于社区“两委”在妥善处理家庭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隐患的积极探索。
据介绍,随着城市改造力度加大,一大批旧房改造居民重新安置,来自不同区域的居民聚集到一起,小区居民依然采用的是农村传统的独门独户自我管理模式,导致小区管理无序:小区物业管理欠缺、居民邻里关系冷漠、小偷小摸常有发生,居民纠纷多发频发,导致发生群众上访事件。
针对上述情况,吉安市吉州区文山街道思源社区积极探索、主动作为,以党建为引领,依托社会组织力量,引导群众树立“社区是我家,平安靠大家”意识,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社区大家庭氛围,“宜家帮忙团”等一大批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关系的社会组织应运而生。
全民参与构建社区防火墙
思源社区居民李桃英年过八旬,她和41岁却未成家的儿子住在一起。儿子郭五龙是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病发时轻则欺凌老弱,重则持刀伤人,李桃英为此操碎了心。
2015年的一天,郭五龙又惹祸了,他和几个正在小区玩耍的孩子打了起来,其中一个孩子伤得较重,当场就有人报警。“宜家帮忙团”成员朱年绍等人闻讯,带着李桃英赶到派出所,说明其病情,将郭五龙接回家,随后又送他到定点医院进行治疗。
郭五龙住院期间,帮忙团一有空就去她家,和李桃英谈心解闷,帮她送米买菜、打扫卫生,及时通报她儿子的治疗情况,老太太挺开心的。
3个月,郭五龙病情好转出院。帮忙团帮助落实了李桃英家的低保问题,并争取到一定的政府补助费用,解除了母子俩的生活困境。此外,帮忙团建立了与郭五龙沟通交流的长效机制,帮助他打开心结、安稳情绪。郭五龙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出院后再也没有发病。
“宜家帮忙团”成立以来,积极倡导居民互助,组织居民互动。据了解,帮忙团成立伊始,就开始建立小区困难居民档案,档案含困难居民的姓名、性别、出生时间、家庭成员以及需要帮助的事项登记造册,主动掌握小区困难居民的第一手资料,并设立帮忙团热线电话,居民有困难需要帮助时,随时拨打帮忙热线电话,使困难居民能够与志愿者无缝对接,得到及时热情的帮助。现如今,为空巢、特困老人开展送家政、送餐饮、送保健的“结对三送”服务、红白喜事帮忙、老人守护病床、留守儿童临时看护等已成为帮忙团成员和志愿者的日常工作,只要居民一个电话、一条短信或一条微信,他们都会主动上门去帮一帮。
同时,帮忙团积极策划活动方案,利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室外运动场所,积极开展“端午节包粽子比赛”“七一纳凉晚会”“篮球友谊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认识不认识的居民们一起参与进来,分享彼此快乐,加深邻里感情。
数年来,帮忙团以“常在小区走一走,常到楼道看一看,常进家庭听一听,看到陋习说一说,碰到纠纷劝一劝,遇到困难帮一帮”为工作方向,积极推进政社互动,唤醒了群众力量,先后成立了社区说事会、义务调解队和义务巡逻队等,实现了居民互帮互助、社区自我管理,共同建设美丽和谐社区,获得居民广泛好评。
润物无声心系百姓喜与忧
2015年的一天,社区居民刘卫红抱着宝宝下楼,突然一包垃圾从高楼坠下,恰巧砸到了刘卫红肩上,顿时疼痛不已。又惊又气的刘卫红迅速护着宝宝跑到小区开阔地,待其仰望高楼时,已无法从安静的楼房看出“祸从何来”。
“高空所抛的物品虽然不重,砸到大人身上还能忍受,但是,假如砸到了小孩子怎么办,又由谁来负责?”基于小区高空抛物现象频发,刘卫红将这件事情告知“宜家帮忙团”成员刘斌文,希望帮忙团能“帮忙”处理。
刘斌文接到反映后,匆匆赶到事发现场。在途中,刘又遇到一家熟悉的住户,也向他反映楼上乱扔东西的问题。
高空抛物现象,一直以来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针对高层楼小区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刘斌文随即与思源社区主任冯丽莉沟通,并决定于次日召开了居民与政府工作人员交流沟通的“说事会”。
说事会上,大家各抒己见,划分责任、落实举措,并出台了杜绝高空抛物的《思源社区居民公约》,意在以制度化催动公约的常态化。半个月后,高空抛物现象销声匿迹,思源社区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与美丽。
据介绍,为维护社会秩序,帮忙团动员居民参与平安小区、文明小区等创建。近年来,居民积极参与说事议事、义务劳动、“红袖标”义务巡防活动及看楼护院社区治安巡逻守护工作。同时,所有“宜家帮忙团”成员加入社区义务调解队,帮助百姓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通过解决难办的事和烦心的事来化解社会矛盾,起到帮忙不添乱的调解作用,为百姓解闷、解惑、解疑、解愁。据统计,“宜家帮忙团”自成立以来,已调解各类矛盾近400起,成功率达到99%。
在“宜家帮忙团”的带动引领下,广大群众安全意识、防范能力明显增强,群防群治氛围日渐浓厚,参与社会治安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在“帮忙团”成员的模范作用下,开启了邻里互帮和守望模式,有效弥补了专职治安巡防的盲区,其义务巡防和义务调解全面启动以来,居民小区发案率逐年下降;同时,“居民说事会”为基层群众搭建了参与社区管理的平台,“帮忙团”等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并切实发挥作用,把社区“两委”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汇聚民心民智,实现基层社会多元参与共治,社区治理由量变到质变的提升。
2015年,宜家公园小区被评为“全市平安小区示范点”,连续几年都是“零发案”小区。思源社区获得“吉安市无邪教创建示范社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全国综合减灾防灾示范社区”等荣誉。
简介
吉安,江西省地级市,位于江西省中部,罗霄山脉中段,古称庐陵、吉州,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改称吉安。
吉安市下辖2区1市10县,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人口530余万。该市素有“江南望郡”“金庐陵”“吉州福地”“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
吉安是创造井冈山精神的红色摇篮,是彰显江南风韵的绿色家园,是孕育庐陵文化的人文故郡,是充满发展活力的创业福地,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江西省首届生态宜居城市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