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反校园欺凌:坚持“零容忍”

  面对校园欺凌,日本在思想观念上,坚持“零容忍”。同时,日本构建了反校园欺凌的综合性专门立法体系,值得借鉴。

 

  校园欺凌并非在中国高发,它是全球性的问题。事实上,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校园欺凌现象同样被社会广泛关注。目前,国外在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的问题上,已经形成一套相对完备的政策和法律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任海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校园欺凌,日本等国家在思想观念上,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国内也应由以往的纯粹重视对青少年儿童的保护而忽视惩罚,向保护、教育、预防与惩治追责并重转变。同时,日本构建了反校园欺凌的综合性专门立法体系,值得我们借鉴。

“学生遭欺凌致自杀”

推动立法

  2011年,日本滋贺县大津市立皇子山中学一名13岁的男生长期受到3名同年级男生的欺凌,如被迫偷窃、吃蜜蜂尸体,把死麻雀放在嘴里,甚至曾被逼从窗户跳下进行“自杀训练”等行为,最后不堪折磨,自杀身亡。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称,该事件一开始曾遭到学校和当地教委的隐瞒,后才经媒体曝光,一经披露就遭日本社会的“猛烈抨击”。有日本媒体称,此事是“可以写入历史的全国性的丑闻”。

  迫于舆论压力,当地警署对学校进行了强制调查,大津市市长也组织设立了由相关专家、前法官等专业人士组成的“第三方独立调查委员会”实施调查。最后警察获得关键证据证明学校知晓校园欺凌但没有阻止,调查委员会也认为校园暴力是导致学生自杀的直接原因。

  学校最终召开紧急记者发布会,包括校长在内的5名相关教师和教育委员会成员受到了处分。但是由于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校园欺凌与自杀之间的因果关系,3名施暴学生最终没有被立案送检。

  这一事件被看作是日本反校园欺凌的转折点,2013年,日本国会通过了《校园欺凌预防对策推进法》,系统地建立了应对校园欺凌的法律机制。

对校园欺凌坚持“零容忍”

  在面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基本态度和立场问题上,任海涛强调,日本政府、社会和民众对于校园欺凌发生的普遍性、严重性和危害性都有深刻的认识,对校园欺凌坚持“零容忍”。

  他告诉记者,《校园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非常明确地表达了立法者对这一问题的基本立场。该法第3条确立了防止校园欺凌的基本理念,其中之一就是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都禁止实施欺凌行为。第4条则明文规定绝对禁止“儿童等”实施欺凌行为。该法对该问题的治理模式、治理机构、具体措施及责任等内容作出详细规定。

  除了《校园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这部基本法律,日本《刑法》《少年法》等法律也作为反校园欺凌的有力补充。比如,对于实施踢、踹等殴打人身的行为,可以构成《刑法》第204条规定的伤害罪、第208条规定的暴行罪,对于逼迫他人实施令人厌恶的、羞耻的行为的,可以构成《刑法》第176条规定的强制猥亵罪、第223条规定的强要罪,对于敲诈勒索、抢劫他人金 钱等财物的,可以构成《刑法》第249条规定的恐吓罪,对于藏匿、盗窃、损毁他人财物、物品等行为,可以构成《刑法》第235条的盗窃罪、第261条规定的器物损坏罪,通过电脑、电话等实施诽谤中伤等行为的,则可以构成《刑法》第230条规定的毁损名誉罪等。

  任海涛表示,在实际处置校园欺凌事件的过程中,发现可能产生上述相关犯罪时,应当向当地警察机关通报以尽早介入调查。

       

构建完备的

防治校园欺凌法律体系

  任海涛介绍,面对层出不穷的校园欺凌现象,日本政府和文部科学省做的第一项工作就包括强化一线数据搜集、统计和调查工作,力求全面、深入地了解校园欺凌实际情况,及时掌握事态变化,从而为制定更符合实际、更具有针对性的应对、处置举措奠定基础。

  1985年开始,日本政府每年都会发布上一年度关于校园欺凌主题的官方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报告的数据是根据地方各级教育委员会等地方公共团体、学校等自行统计、上报而整理、归类得到的。

  “为了防止数据造假,日本的文部科学省还会自行单独进行相应的问卷调查,进行实地情况评估和验证,同时对数据造假、隐匿不报等情形进行相应的行政追责。同时,借由记者、市民的独立调查及学者或公共团体的第三方调查等,也能使上述数据的采集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外部监督和制约。”任海涛说。

  在立法层面,日本在应对校园欺凌方面从行政处罚和民事侵权赔偿方面进行了很多努力,除此之外,还在刑事法领域对防治校园欺凌提供了支持。在日本,所有的欺凌行为都有可能被纳入“犯罪”范畴,如果行为人是“未成年人”则适用“特殊的少年司法体系”处置。

  “日本针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单独制定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刑事立法体系和司法追诉体系,如《少年法》《少年审判规则》等。”任海涛说,“在日本刑事法体系下,年龄并不是影响犯罪成立与否的唯一性、决定性因素,针对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分别采取两套不同的刑事司法体系予以追诉和处理。”

  除此之外,日本还有《儿童福利法》《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等一整套的法律法规体系,系统地应对和处理校园欺凌问题。

  任海涛认为,在制定一部专门的校园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基础之上,有效治理校园欺凌还需要其他法律的配合。基本法与其他法合理分工、密切配合,是日本良好治理校园欺凌的重要法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