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人才培养要更接地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中强调: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养。讲话中谈及青年并给予厚望,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法治人才培养工作、对青年工作的认识,使我们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主要有两点思考和一个表态。

  第一,全国的法学事业要高度重视青年工作的开展,一定要千方百计把我国的法治人才培养好,要考虑培养以什么为导向,培养什么样的青年人才,搭建什么样的平台等。

  第二,在具体的法治青年人才培养过程中,作为中国法学会,应该充分发挥好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中国法学青年论坛、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等平台的作用,努力将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精神予以贯彻实践。我认为可以考虑以下3点:

  一是法治青年人才的培养,不光要突出高精尖,也要放眼全国,考虑地域、行业、民族的分布,特别是对于偏远地区或者相对落后地区,要有倾向性的予以扶持,以促进这些地区法治青年人才、法学青年干部成长。

  二是作为国家级的桥梁和纽带,中国法学会在法治人才培养要更接地气。人才不单是高层次人才,从基层角度来说也有很多人才。有的作为国家智囊人才,有的作为理论研究人才,有的作为智囊决策支持的,有的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有的是解决基层法治实践的。  

  三是青年法律人才,特别是法院,检察院里的青年法律人,现在压力很大,从法学会的角度,我们要加大对他们的支持力度。

  作为法学会的一名年轻干部,特别感谢党组高度重视青年工作,时刻关心年轻干部,为青年人的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今后工作中,我一定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勇于承担责任,做好各项工作,服务好法学法律青年,为中国法学会的法治青年人才培养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