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烈火中的逆行者
探访北京海淀区双榆树消防中队
他们是消防员,被称为“逆行的荷尔蒙,烈火中的逆行者”,火情发生后他们冲在最前面,用生命去守护百姓平安。这是一个几乎每天都要面对水与火,时刻都要面临生死考验的职业。
在一座4层楼高的负重训练塔前,北京海淀区双榆树消防中队指导员戴亚强介绍,这个训练塔用来训练消防战士负重登楼。因为高层建筑物着火后,首先要断电,所以电梯不能用,消防员只能靠徒步。“对于消防员来说,体能是最基本的保障。为了缩短救援时间,消防员经常直接提两个水袋跑上起火层。每个消防员携带消防装备登楼,整体负重大约是35公斤左右。”戴亚强说。
短跑能力也是消防员的一项必备技能。消防员每次到火灾现场后都要铺设临时供水干线,水袋必须确保铺得直,从而保证第一时间供水。消防员要在跑动中以最快速度把两个水袋接口对接好,这不是那么简单的。
北京市目前实行了110、119、122三台联动,因此消防队除了火灾救援,还有社会救助的职责。火灾、溺水、跳楼、车祸、人被卡、摘马蜂窝……与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相关的事儿,都离他们很近。戴亚强说,双榆树中队每年出警达1500多起。很多救援中都用到绳索,因此每个消防员还必须是“攀岩高手”。
供水对消防工作是第一要务,消防中队里有个专门的供水班,他们每个人每年都要推着自行车把双榆树辖区7个街道办事处划片里的每条路走一遍,走回来后要画图并且背下来,“就跟人工导航一样,哪儿走红绿灯最多,哪儿没有限高,都要知道的一清二楚。当然除了带路,最主要的工作是要找水源。”戴亚强说。
“时间就是生命”,每一个消防员都深知这个道理。戴亚强拿出战斗服,一边展示一边说,他们的规定是警铃响起,从着装、上车到出车库冬天不超过1分钟、夏天不超过45秒。
戴亚强还展示了通讯班的作战指挥终端。终端上的数据是根据前期调研而成,可以显示消防警情、拥堵情况和水源,和地图导航一样,消防员可以在行驶途中随身携带。
“最关键的是,这个终端可以实现坐标回传,北京市的所有中队都会看到我们的地址,如果需要增援,不用再问路了,通过终端可以同步传输数据,这又能节省一部分时间。而且现场的图片会回传给指挥中心,指挥中心会根据回传情况调度增援力量。”戴亚强说。
戴亚强说:“16年前刚当上消防员的时候,警铃一响很激动,很多次处理完事故现场后,回来睡不着,一闭眼就跟放电影一样。后来慢慢地淡定了,出现场回来倒头就睡。”自从当了消防员,他对生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每当有生命在火灾现场逝去,他总是责怪自己,如果早到一点就好了。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