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娜:上学仍然是梦想

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恢复入学资格和学籍

    围绕“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所引发的舆论早已“平息”,但王娜娜的生活并没有恢复平静。时隔14年,王娜娜拿起了陌生的高中课本,重新加入2017年浩荡的高考大军。即便此时,王娜娜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拥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但她仍认为,追求梦想是自己的权利。

 

  “大学肯定是要上的,这是我的一个梦想。”

  王娜娜语气坚定却难掩激动,每当谈起高考的事,她的声音就会不自觉地提高分贝。

  2002年和2003年,连续两次高考失利在王娜娜心里几乎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坎,每当谈到深处,在记者面前她会难过得不加掩饰地哭泣起来,即使她今年已经34岁。

  虽然曾经因为忙于生计而一度淡忘这事对她带来的刺激,但在2015年意外得知自己当年其实考上了大学,只不过“被人冒名顶替上了并过着她想过的人生”的事实后,王娜娜表示,内心再难平静。

  2016年,河南周口“王娜娜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开始被媒体关注,并且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

  在各级媒体介入和舆论的压力下,河南周口市政府成立了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随后,冒名顶替者“假王娜娜”的学历被注销,这条“造假链条”上的相关人员受到相应的处理:3人被移交司法机关,9名涉案人被处分。

  2017年5月,媒体关注的目光早已散去,围绕王娜娜所引发的舆论也已“平息”,但她依然在捍卫自己上学权利的路上奔波。

难以挽回的“大学”

  对王娜娜来说,2002年和2003年发生的事情她记得尤为深刻,她说怎么也没有想到,在2003年希望覆灭之后,有一天会对上大学再心存幻想。

  王娜娜回忆,那是一段艰难的日子。2002年高考失利后,她带着甲亢病在复读,每天吃激素药,硬是把90斤的体重吃到130斤,不忍目睹。

  当时她也是家里唯一一个读高中的孩子。“上大学就能有出息”是农村人根深蒂固的思想,王娜娜的父母也不例外。因此在王娜娜身上寄托着全家人的希望,弟弟妹妹也因此而辍学,这使得她从生理到心理上都受尽煎熬。

  王娜娜表示要向民主与法制社记者展示一下当年的照片,并称不敢相信照片里的人就是当年的自己。但几经寻找未果,只能作罢。

  高考结束后,王娜娜来到在郑州卖菜的父母的菜摊上帮忙。在她的意识里,自己还是准备要上大学的人,一些熟悉她的顾客见到她也会说,“姑娘就要上大学了,还帮忙卖菜啊。”这时她会显得羞涩,觉得不好意思。

  但直到开学,她都没能等来一纸入学通知书。王娜娜说,焦虑和不安在那一段时间充斥着她的生活。

  同时,由于患有甲亢病,脾气暴躁的王娜娜经常为一些小事和妹妹发生激烈的争吵。为此,后来她选择南下深圳打工,在工厂做了几个月的流水线工作,在一次电话里跟母亲哭诉一番后,又回到郑州接替了帮助父母卖菜的妹妹的班,随后,妹妹外出打工。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她结婚生子,在2009年和丈夫在洛阳有了自己的广告店,过着许多普通人的生活。

  王娜娜这种平静的生活出现转折在2015年5月份。因为生意经营周转资金不足,她打算申请一张30万元的大额信用卡时,却发现自己曾经考上了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但被人顶替读了,这个人除了照片不一样外,身份证、准考证号码都是她的。

  这一发现,使她的生活再难平静。王娜娜的母亲知道后,更是气得在周口市四处找相关部门讨说法,但都无果而终。

  最后,在媒体的介入下,事情才有进展,相关责任人被处分。

  之后,王娜娜多次表达要上学的愿望。由于申请入学需要先恢复当年学籍,2016年9月14日,王娜娜给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邮寄了一份《恢复学籍申请书》,四天后这份邮件以“对方拒收”为由退回。她不得不向河南省教育厅信访办反映情况,对方同意帮她转寄。

  2016年10月18日,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出具回函称:“在2003年规定时间内,王娜娜已经持录取通知书到校报到,当年录取通知书已经完成使命……你被冒名顶替上学的事实已公之于众,相关责任人已有相关部门处理……找不到恢复你入学资格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无权恢复你的学籍。”

  2017年2月10日,王娜娜在河南周口市川汇区人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要求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恢复其入学资格和学籍。

  2017年2月24日,周口川汇法院称,因为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称在举证期限内无法完成举证任务,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法院已经准许。

  如今,进入司法程序的“冒名顶替案”仍未开庭。王娜娜提起的行政诉讼案同样没有进一步的消息。

“参加高考”被嘲弄

  每天早上六点起床,送孩子上学,上午上班,下午复习,接孩子放学……夜里12点钟后睡觉,这是现在王娜娜一天的生活工作安排。

  申请恢复学籍被拒后,时隔14年,王娜娜重新拿起了陌生的高中课本,重新加入2017年浩荡的高考大军。

  即便此时,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拥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并因此遭到周围的人质疑,但王娜娜仍认为,追求梦想是自己的权利。

  但重新参加高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孩子、工作、家庭与高考一并涌入生活,并成为圆梦之路上不可或缺的选项时,王娜娜坦承内心是纠结而挣扎的。

  准备高考的王娜娜发现无从下手。过去的十几年,她将所有的心思都投在了挣钱谋生上面,没有再接触过高中的课本,另一方面,现在的教学内容与之前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我来说,几乎一切都是重新开始,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现在看书很多内容都记不住了,当年不会的数学还是不会,但不会在这上面花太多的时间。”王娜娜说,选择参加高考,是真的再想去上学,弥补人生的遗憾。

  但王娜娜的母亲表示不支持,认为她不好好挣钱,是对孩子和家庭的不负责。

  客户每次看到她在看英语书,就说她“一把年纪了还不好好工作,还看英语有啥意思啊?脑子进水了?”

  “哦,没事,就看看。”王娜娜都这样回答。她说理解他们的想法,因为她和他们也都是做点小生意,挣点小钱过日子的人。

  身边的朋友更是不解,认为她心里受到啥刺激,“真的打算上学啊?为了什么?”

  而更多的人则认为她得到了国家赔偿并且被安排重新上学。“2017年春节回周口老家过年,开的朋友的车,大家都以为我拿到了赔偿,都跟我借钱,可是我一分赔偿都没有啊!”王娜娜表示,闲言碎语给她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但是,对于参加高考,王娜娜有着自己的想法。她觉得上学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孩子,“现在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感觉力不从心,不知道怎样才能正确引导孩子。”王娜娜坦言,面对3岁儿子和8岁女儿的教育问题时,让她感到一种无力感。

  王娜娜做的是广告设计工作,需要常常坐在电脑边,而在她的孩子眼里,用电脑就是玩,“所以,大人不看书,怎么能够让孩子看书呢?”这让她觉得充电的必要性。

  令王娜娜感到欣慰的是,如今女儿和儿子看到她在备考,也跟着在旁边一起看书。这就进一步坚定了她要上学的决心。

  身边也有令王娜娜感动的人和事。在去年,她到一所学校参加高考报名时,遇到一个比她还大四年的姐姐也去报名参加高考,顿时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我和她聊了很多,给自己增加了很多勇气。”

  在2016年看到浙江海宁75岁的邹伟敏爷爷参加考研的新闻时,王娜娜为此感动落泪,她说,这可能就叫做梦想。

被影响的生活

  虽然这条通往大学的路对于王娜娜来说走得极其困难,但因为高考,王娜娜认为,自己的人生轨迹两次被改变:一次是因为高考失利,一次是因为发现自己的大学被别人冒名顶替上了。

  自从冒名顶替事件被发现后,王娜娜称,自己的心就很难平静下来,对于工作的态度更是由主动变得被动,没心思工作,“原本有5个员工,都给辞退了。”

  在过去的一年里,客户发现她常常发呆。特别是维权的起步阶段,由于各政府部门互相推诿,令她每次想到自己的大学不明不白地被别人顶替,想起自己失去的青春,就不禁落泪。

  而她的母亲每天为她在周口市各个部门奔波讨说法,又让她深感愧疚,觉得自己不孝顺。

  令王娜娜最担心的是,自己的事情会给两个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她回忆,去年她7岁的女儿上小学,学校的老师告诉她“你妈妈上电视了”。回来孩子就问,“妈妈你为什么上电视啊?为什么在电视上哭啊?”这时,她竟然不知道如何回答。

  后来,王娜娜来北京参加一档叫《有请主角儿》的节目录制,她带着女儿过来,讲述自己“被顶替上学”的经过时又忍不住流下眼泪。

  录制结束后,女儿跑过来抱着她说,“妈妈,我知道你为什么老哭了,原来是一个叫张莹莹的偷了你的大学,这个人怎么这么坏啊?”对于孩子单纯的世界,王娜娜又一次不知说什么,因为她知道,孩子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

  但是,她也感恩这个事件的发生。在这过程中她说学到了很多知识,接触到了很多乐于帮助她的人,她的生活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此之前,我就是一门心思想多挣钱,这事发生后,让我懂得停下来反思,比如孩子教育等问题。”王娜娜说。

  她坦承,在之前,自己和大多数中国的妇女一样,生活中只有工作和孩子。她从不关注新闻,事件发生后,在记者的提示下她才开通了微博。

  如今,她会更加关注社会新闻,关注一些教育问题,在她的微博、微信朋友圈里,也经常转发一些社会热点事件。

  而这样的变化,几乎是大多数有过维权经历的人所表现出来的特质。

  王娜娜说,现在心态也平静了很多。虽然事情刚发生的时候,之前治好的甲亢病出现了复发的倾向。“过去的已经回不去了,所以很多记者采访我时都会问,你恨吗?我说我不恨,我都不知道恨谁。”

  即使如今两年过去,她甚至等不到“假王娜娜”张莹莹的一句道歉,“特别是她说我,‘这个破学校,即使你读了也当不了老师。’这句话都成了我一个心结了。”王娜娜表示,对于维权她还在继续,包括要求顶替她上学的张莹莹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