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招“寒门学子”善政还需善为

  近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7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规定,严格资格审核,考生报名信息、纸质档案信息和中小学生学籍系统信息要内容一致。有关高校要在考生申请、录取和新生报到环节认真开展考生资格核查,逐人核查考生报名材料、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等信息。

  近年来,国内著名高校,均将高等教育的阳光,洒向了广袤的农村大地。无论是北大的“筑梦计划”,还是清华的“自强计划”,抑或是复旦的“腾飞计划”,名校均提高了招收农村学生比例,并向农村贫困生倾斜,让人们看到了高等教育走进农村、走向公平的希望,不仅圆了部分农村“寒门学子”的名校梦,而且释放出了关爱弱势群体的善意。如此语境下,教育部出台相关措施,对重点高校专招“寒门学子”工作进行规范,更好地维护了教育公平。

  名校专招“寒门学子”,是一种教育扶贫。但值得注意的是,名校招生,并非是滥发慈悲,盲目地将所有的农村“寒门学子”均揽入怀中,而仍然是通过高考,择优录取,体现公平竞争。因此,善政还需善为。名校专招“寒门学子”,应制订相关操作细则,在实施过程中严把各个环节,对招生学校、招生比例及录取名单进行公示,确保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