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丘:32岁男子入院5小时病亡遭家属质疑

  2017年2月28日,家住河南虞城县店集乡胡庄村32岁的王东波因为胸痛、胸闷、呼吸不畅,被亲友送到了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下称商丘市一院)。约5个小时后,他撇下一对年幼的儿子和常年有病的父母,永远地离开了。

  从进入医院,医生就怀疑王东波可能患上了极度凶险的主动脉夹层,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但是从王东波入院起长达约5个小时,医生未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及有针对性的治疗。亲属认为,王东波的死是被医院耽误了,医生严重失职;而院方接受采访时称,医生的操作符合规范,院方没有过错。

32岁男子入院5小时后死亡

  3月16日下午,王东波的妻子和亲友介绍,2月26日,王东波下午喝酒后,晚上出现了发烧、拉肚子等症状。随后到虞城县谷熟镇卫生院接受治疗,发烧仍然不退。2月28日上午,他又出现胸痛、胸闷、血压升高等症状,再次来到谷熟镇卫生院进行诊治。检查后,医生建议转院治疗。

  下午3时许,王东波被送到了商丘市一院急诊科。“医生单某询问了王东波前期的症状和用药情况,并没有记录,只是为其量了血压、做了心电图,后来又注射了一些药品。随后单某说情况比较严重,有可能是主动脉夹层一类的重病,建议转至重症监护病房。

  下午4点20分左右,王东波被安排进心血管内二科住院治疗。“当时王东波的病症状况急剧加重。”当时陪伴在王东波身边的朋友刘兵(化名)说,“但医生马某只是用了心电监护仪,并没有采取其他措施。直到1个多小时后,马某才开始给病人进行注射,并做了血常规、肾功等一般性检查。我们向马某详细介绍了病人前期的情况,马某只是听听,没有记录。”

  刘兵告诉记者,下午6点多钟,王东波的情况急剧恶化,浑身大汗,胸痛背痛,呼吸严重困难。他们找到医生办公室,得知医生已换班了,而夜班医生闫某对王东波的情况一无所知。“王东波的父亲说王东波马上就不行了,跪求闫医生抓紧去看看。”

  刘兵介绍,随后,闫医生拨打了重症监护科的电话。重症监护科的人来了之后,得知还没有为王确定病因,说“你们不确诊,我们不接收”,转身就走了。

  刘兵说:“我们要求闫医生赶紧做诊断,闫医生却说‘就我这一个值班医生,我顾不过来,他也不是我的病人,等我给主任打电话,主任来了再说吧’。”

  晚上7点30分左右,主任白某赶到医院,开始准备带王东波去做256CT检查。晚上大约8点钟左右,在离256CT检查室只有十多米远的地方,被痛苦折磨了5个多小时的王东波心脏停止了跳动。医生随后抢救了2个多小时,但最终于事无补。

医生问诊过程引家属不满

  王东波的妻子宋爱花告诉记者,爱人32岁就匆匆离世,是任何一个家庭都难以承受的。“他的父亲天生小儿麻痹,5个月前刚刚做过心脏搭桥手术,母亲先天性肺痨,丧失劳动能力。下面还有两个年幼的儿子,上面还有一个百岁的老奶奶,一大家子人的生活全靠王东波一个人苦苦支撑。他走了,我们这一家的天就算塌了。”

  王东波的去世引发家属对医生处理患者的质疑,同时他们在病历中还发现王东波的两份入院记录,而这两份入院记录的版式和部分地方的措辞不一致。另外,王东波入住心内二科病房后,曾经做过静脉全血和静脉血清检查。奇怪的是,电子检验报告单显示,检验日期是2017年2月28日0点0分,而当时王东波甚至还没有来到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王东波的静脉全血和静脉血清检查送检时间是2月28日下午5点57分,而报告时间为2月28日晚上7点47分。正常情况下,血液检查都是30分钟出结果,急诊病人还会提前。而作为一名危在旦夕的病人,王东波的血检结果却耗费了1个小时40分钟才打印出来。

院方:医生操作符合规范

  针对死者家属提出的质疑,记者采访了商丘市一院医政科主任杨威。杨强调:该院医生对王东波的治疗是符合规范的,病历也是真实的,死者家属如果有异议,可以申请鉴定。

  据杨威介绍,王东波刚到医院时,处于休克状态,无法进行256CT检查,医生为其开了升压药。其住院后,迟迟没有进行256CT检查,是因为住院部新接一个病人,要进行一个初步的检查。而且病人情况凶险,在256CT检查之前,需要进行相应的准备,以防止检查途中发生不测。

  入院记录显示,其精神差,神志清,并没有休克。杨威对此解释说,休克是一个医学专业术语,和常人理解的休克是两个概念。而对于病历中两份入院记录的问题,杨威解释称,这些问题院方此前也没有发现,他不是医生,不清楚这是什么情况。

  随后,记者采访了商丘一院副院长王春玉。王副院长在简要介绍了院方对王东波接诊、治疗的经过后称,从大的过程看,该院操作符合规范,没有任何过错,建议死者家属按照规范程序处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