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受诈骗常见类型
冒充兼职中介诈骗
不法人员利用一些大学生想兼职减轻家庭负担的心理,通过网络、微信等平台发布招募兼职的信息,吸引高校学生和自己联系,然后以缴纳定金、制作服装、培训费等各种名目,要求学生先支付大笔费用,以此骗取钱财。
冒充老师、熟人以办理消挂科、售卖考试题等方式诈骗。不法分子冒充高校老师、熟人,以为学生提供考研内幕、介绍工作、消挂科、售卖考试题等为借口,抓住受骗者弱点,见机行事,虚构事实,以假做好事等手段实施诈骗。
助学金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国家工作人员,以向学生发放助学金为由,要求学生向其提供银行卡卡号和密码,或者直接要求学生进行转账操作。
打字、刷单、刷票诈骗
网络上“在宿舍躺着就把钱赚了”“轻松刷单,月入五千”等极具诱惑力的校园兼职广告,让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很容易“中招”。QQ群、微信群里看到“千字30元”的打字兼职、刷单兼职、微信投票等大多都是诈骗信息。据称想兼职要先交入会费,入会费分级从299元至386元不等,再根据级别分接活单价。
暑期工诈骗、支教诈骗
一些非法中介通过网络或者其他途径的宣传误导暑期打工学生上当,收取中介费后故意拖延给大学生找工作的时间,还有的中介干脆不给找工作,甚至把大学生骗进传销组织。
高档会所酒店高薪招聘兼职诈骗
有的娱乐场所以高薪来吸引大学生兼职当服务生、酒水推销员等,有的甚至是不正当交易,年轻学生到这些场所打工,往往容易误入歧途。
名义上的销售实质可能是传销
一些人以销售人员的名义诱骗大学生去工作,然后公司让学生交纳一定的提货款,再让学生如法炮制去哄骗他人,甚至欺骗自己的同学、朋友。
培训诈骗
一些网站(甚至一些大型招聘网站)上的兼职广告有很多打字、文秘、打印、公关等比较轻松的岗位,以优厚的报酬等作为诱饵,求职者只需交一定的保证金或者其他一些费用,如培训费、服装费、建档费等等即可上班。但往往学生交钱后,招聘单位又有各种推托。
驾照骗局
开学季,许多驾校中心都迎来学车潮,但也有一些中介打着大型驾校的旗号行骗,因此一定要认真甄别,要去现场确认才能缴费,而且要签订培训协议或合同,不要轻信驾校口头任何承诺。
校园贷骗局
租用大学生的身份证和学生证,向银行申请贷款,给提供身份证的大学生一笔佣金。这不是天下掉馅饼的好事,而是骗局。校园贷的市场相对比较混乱,而且还往往与诈骗等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