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统计造假需强化问责
3月12日上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部长通道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是解决统计数据和经济数据弄虚作假的根本之策,“对出现统计违法、弄虚作假的现象零容忍,绝不姑息”。
如果将统计数据造假,称作是一种病,那也是一种流行病,更是一种顽症。这种顽症如果不加以整治,轻则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性,损害地方政府的公信力;重则践踏了统计法的威严,甚至影响到了中央决策。如此语境下,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对统计数字弄虚作假零容忍”,表明了政府铁腕治理统计数字造假的决心。
遏制统计造假,需强化问责。首先,改进核算体制,从分级核算走向国家统一核算。再者,进一步纠正“唯GDP论英雄”,改良政绩考核体系,改变以前过分依赖数据的政绩模式,推行综合的考核评价办法。地方官员的政绩,应是符合党和国家政策和利益的政绩,没有水分的政绩,群众认可的政绩,没有后遗症的政绩。特别是,严格执行统计法,对统计造假行为实行零容忍;并依法重典,不仅对造假地方经济考核实行“一票否决”,而且对当地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问责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