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明兰:加快对西部地区教育资源储备建设
3月5日晚,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六盘水市实验小学教师吴明兰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二孩”政策实施后,西部地区将很快进入学龄人口迅速增长期,学额过满、大班上课、教师缺乏等问题更加突出,建议中央加快对西部地区教育资源储备建设。
“二孩”政策
加深教师资源供需矛盾
中国实施“全面二孩”后,人口生育率有所上升。近些年来,部分地区由于受到周期性生育高峰的影响,已进入学龄人口迅速增长期,教育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开始显现。吴明兰指出,这必将对义务教育阶段及学前教育阶段资源建设带来巨大影响。
以贵州省六盘水市为例,现有总人口334万,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每年预计新增出生人口9000余人。学前教育阶段按三年学制计算,预计新增27000人在园学生,每所幼儿园按300人的办学规模计算需新增幼儿园90余所,按1:8的师生比计算需新增教师3000余人。
小学按六年学制计算,预计新增50000余人在校学生,每所学校按1000人的办学规模计算需新增小学50余所,按1∶22的师生比计算需新增教师2000余人。
此外,初中按三年学制计算,预计新增27000人在校学生,每所学校按1500人的办学规模计算就需新增初中80余所,按1:17的师生比计算需新增教师1500余人。
今年全国两会前,吴明兰先后跑当地卫计委、医院、学校、教育局等地进行调研,了解民情,预计“二孩”出生高峰后六盘水市平均每年新增人口5000人。
“西部地区教育的底子薄、欠账多,教师缺编严重,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义务教育阶段及学前教育阶段资源储备建设显得尤为突出,这就要求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调研应对,未雨绸缪,提前思考,妥善应对“二孩”政策放开后对西部地区中小学(幼儿园)资源储备带来的影响和挑战,确保西部地区人口素质的整体提高。”她直言。
此外,中国教育行业一直面临女教师多的现状,特别是幼师行业。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部分年轻女教师可能会在工作与生育二胎中选择后者,这样就会使得教师资源的供需矛盾更为激烈。
据她介绍,六盘水市实验小学女教师居多,只要有几位女教师休产假,学校上课就运转不过来,教育质量受影响,导致有的学生转班、转学。
“学校在校生3100多人,我所带的二年级班级有91名学生,学校147个编制名额,却只有130个教师,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学校返聘已退休的教师,并向社会招聘教师。”但是,吴明兰也提到,由于教师编制的补充机制受限,招来的教师没有编制,工作不安心,教师队伍不稳定。
为此,她建议国家加大对六盘水市等西部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及学前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储备建设的投入和补短板建设。将此作为一项硬任务编制在年度财政预算内,确保西部贫困地区基本教育投入和“二孩”政策专项教育经费投入。
“履职代表
这几年很有成就感”
另外,据调查显示,大多城市女性的生育意愿并不很高,“二孩”政策的受惠群体可能集中于中西部地区及小城镇,而这些地区本身就存在着优质教育资源缺乏的现象,这样会使矛盾更为突出。同时,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会导致随迁子女的就学需求增加,对人口流入区而言,这些地区的教育资源不足问题也就更为突出。
吴明兰建议,在保证基本教育投入和专项投入的前提下,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形式参与民办教育,让民办教育补齐公办教育的短板。同时,调整优化教育资源规划布局,通过扩总量、调结构、促均衡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硬软件需求。
“希望国家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及学前教育阶段师资的培训与补充机制。包括扩大师范院校有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等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提前研究和部署增加公办学校人员编制的政策和措施,实行教师编制单独配备。”她说,编制部门根据学生人数增长情况,每年定时核定教师编制总数,实行教师编制总量控制,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集中管理使用,科学调配;建立合格教师资源库,每年有计划地从具备教师资格的大中专毕业生中遴选优秀人才进入资源库,适时更新,加强培训培养。
履职代表这几年,吴明兰也感到很有成就感。2014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她建议改善全国农村学校营养餐标准,从每顿3元钱涨到4元。此建议没想到当年11月就落实了。2015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她建议对六盘水市高海拔高湿寒地区的学校供暖,目前当地部分区县已经供暖。“预计2018年,六盘水市高海拔高湿寒地区学校全部实施供暖。”吴明兰说。
谈起毕节市留守儿童问题引发的社会广泛关注,她表示,去年,她提出进一步推进贵州省“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的建议,正在逐步完善。“四在学校”也就是,学生学习在学校,吃在学校,各地加快学校食堂扩容提升进程,按标准配备食堂工勤人员,县级财政统筹解决好食堂工勤人员工资待遇问题,坚决制止用学校公用经费支付工勤人员工资待遇行为。特别是,非连片特困地区要实现农村学生就餐全免费。
住的方面,加强学生生活设施建设,实现校门、宿舍等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全覆盖,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到2017年底,实现有寄宿需求的农村留守儿童学生小学80%在校寄宿、初中100%在校寄宿。
“乐”的方面,加大标准化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和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积极配备心理健康辅导教师,确保实现一所学校至少1名心理健康辅导教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