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好法治文化建设这篇大文章

编者按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

  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指示,本报与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共同推出了“法治文化专版”。

  本版的宗旨是弘扬和培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着重宣传党的领导在依法治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专版结合各地法治建设的实际,宣传展示法治文化建设方面的成绩和亮点,以法治文化视角观察和剖析法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运用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普遍认可的道理、有目共睹的事实,讲述政法战线上的好故事,传播政法战线上的好声音。

  “法治文化专版”将长期开办下去,并将在每年举行征文评奖活动。希望广大作者特别是政法系统一线、法学研究界、实务界的工作者积极惠稿。

发刊词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 张苏军

  在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和民主与法制社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认真筹备,《民主与法制时报》“法治文化专版”今天正式创刊了。专版每周两个整版,周日随主报出版发行,我对专版的创办表示热烈祝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法治文化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素,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内生动力。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十八届六中全会更是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更加系统地提升到新高度,提出要勇于推进文化创新。这为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对我们的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是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和民主与法制社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开设“法治文化专版”的应有之义。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涉及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法律监督、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法治宣传等各个方面。这其中,法治文化研究承担着重要任务,应当发挥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团结带领广大法治文化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做了大量创造性、开拓性的工作,在服务法治文化建设,推动全面依法治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该说,《民主与法制时报》“法治文化专版”是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和民主与法制社创新法治文化宣传的一块“试验田”,也是中国法学会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一个新的舆论阵地,肩负着重要职责使命。

目标引领方向,目标凝聚力量。我希望,《民主与法制时报》“法治文化专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把握法治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着力点,牢牢把握法治宣传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基本遵循,加强改进创新,提升采编能力,做到坚持不懈改文风,有血有肉有灵魂;充分发挥中国法学会宣传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努力引导广大法治文化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以法治文化视角观察和解剖法治实施中的疑难重症,努力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真正把“法治文化专版”办出风格、办出特色、办出成绩,书写好法治文化建设这篇大文章,为全面依法治国和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