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孙氏三兄弟涉黑案”翻转

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再审

    2016年9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在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再审长春“孙氏三兄弟涉黑”案。这是第二巡回法庭成立后公开开庭审理的第一起刑事再审案件,从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2017年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再审后公开宣判……

 

  “突然间我就回到了家里,像做梦一样,我知道早晚有这一天,但没想到会来得那么突然,那么快,家里的感觉真好。”

  2017年1月22日,8年未进家门的孙宝东回到家后如此感慨。

  其实,孙宝东在当天的早上9点之前还是一名囚犯。在2011年11月,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孙宝东因犯“故意杀人罪、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5项罪名”作出了无期徒刑的判决,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当时与他一同被判决的还有他的两个哥哥孙宝民和孙宝国,以及其他14名被告人,除孙氏三兄弟外,其他14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拘役6个月至20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孙氏三兄弟不服并提起上诉。

  2013年9月4日,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2012)吉刑三终字第48号刑事判决书,以故意杀人罪改判孙宝东有期徒刑十九年、判处孙宝国死缓。对此判决不服的孙氏三兄弟,包括其他被一同判决的人员向最高法院第二巡回法庭进行了申诉。

  2017年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再审后,在巡回点、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原审被告人孙宝国等人故意杀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敲诈勒索等再审案公开宣判,撤销原审判决,宣判孙宝民等9名被告人无罪。

  当第二巡回法庭庭长胡云腾大法官宣读完判决时,法庭上沉闷的气息被一扫而净,有些人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已从眼眶里流出……

  此前,等候宣判的孙氏三兄弟以及同案人员整齐地坐在法官面前,孙宝东特意换上了他妻子前一天为他准备好的新衣。

  孙宝东说,在没有宣判前,他的精神极度紧张。他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他知道今天的宣判肯定会有改变,但改变多少都是一个未知数,“心提到了嗓子眼”。

  当天,旁听席坐满了孙氏兄弟以及被一同宣判人的亲属,从他们严肃的表情上可以看出,大家都有着忐忑的心情。

  宣判后,法庭向各原审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出庭履行职务的检察员送达了再审判决书,将正在服刑的孙宝国、孙宝东、曲海文、周艳圣当庭予以释放。

孙氏三兄弟

  孙氏三兄弟是土生土长的吉林本省人,家里既无深厚背景也没有雄厚实力,均是贫困孩子出身。三人的学历不高,都是初中文化程度,辍学后,四处打工谋生。

  从1990年开始,孙氏三兄弟才在长春市凯旋路钢材市场从事钢材方面的生意,老三孙宝东和老二孙宝国当时还只是市场的普通搬运工。不久,孙宝国便看出了经商的门道,自己开始租摊位当上了老板,孙宝东在做了一段装卸工后,也转而为他的二哥孙宝国做起了销售业务员。

  时至1996年,这年所发生的一件事为孙家三兄弟此后被判“涉黑”埋下了祸根。

  1996年3月12日凌晨,孙宝东随同孙宝国携带30余万元购买钢材的现金去进货,当到达辽宁省鞍山市火车站时,与拉客的出租车司机发生口角,随后遭到拉客出租司机等十余人持械围殴,兄弟二人也掏出了随身携带的刀具进行还击,最终致一人死亡、二人重伤、二人轻伤的结局。

  1997年,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人民法院对孙宝国、孙宝东以故意伤害罪(防卫过当)判处有期徒刑并适用缓刑。

  在当时,这份判决并没有引起相关人的争议,孙家两兄弟的生活也没有因此受到大的改变,仍分别从事着各自的营生。

  在进入2000年后,孙宝东经过多年的钢材销售历练,也开始自立门户,与两个以前一起做过装卸工的朋友,一起合伙在凯旋路钢材市场租了十多平方米的店面开了店。

  然而,孙宝东的生意开张后并没有刚开始时设想的那么好,连续两年都处于亏损状态,至2002年才开始慢慢转亏为盈,生意也开始红火起来。在这期间,孙宝东的另一个合伙人又自立了门户。此时,他们的生意也愈加红火,营业额直线上升。

  截至事发,孙宝东每年盈利可达百万元。在此之前,他也未再发生过刑事官司。不过,孙宝东的大哥孙宝民和二哥孙宝国则不同,他们也同样在钢材市场经营钢材,但他们分别在2007年和2005年被以非法拘禁罪刑事处理过,但在2008年以前全部都已执行完毕。

  记者在走访该钢材市场的新址金泰钢材市场时得知,孙氏三兄弟当时在钢材市场的份额并不算大,一位了解孙氏三兄弟的李姓商户直言不讳道:“如果他是黑社会别人还敢欠他钱吗?他还能为了要账进监狱吗?还有就是他们的生意规模当时顶多就算个中等,说中等都算高了。他们如何欺行霸市?”

“被”成黑社会

  正当孙宝东苦心经营自己刚刚步入正轨的营生时,2007年,孙氏三兄弟被多个商人联名举报的坏消息给了他当头一棒。

  在这份举报中,不仅提到了孙家三兄弟中的孙宝国、孙宝民向他人放贷、赊账销售钢材,在讨债时采用了非法手段,已经涉嫌犯罪,还举报了鞍山火车站“故意杀人案”。

  随后至2008年2月,孙宝国和孙宝民以涉嫌非法拘禁、敲诈勒索等罪名突然被刑拘。紧接着,两人涉嫌的罪名越来越多,该案涉及的人也越来越多,包括随孙宝国跑业务的司机曲海文还有周艳圣、周艳秋等人。

  为了给两个哥哥讨个公道,三弟孙宝东不仅往长春市信访办、吉林省信访办反映情况,还有一次跑到了北京,但结果都是杳无音信。

  就当孙宝东想办法继续往上反映的时候,他又听到一个可怕的消息。

  孙宝东回忆说,一次饭局中,市场里面的几个哥们正准备一起喝酒,有人向他透露,“你就别再往上整了,再往上告就把你也抓进去了。”

  当时听到此言后,孙宝东感觉很害怕,但第二天又不怕了,没几天他又开始准备给中央各大单位写反映信。

  然而,孙宝东写的信还没有发出,2008年6月11日,他也被抓了。

  据孙宝东回忆,当时他正准备去学校替侄子领取小升初录取通知书,刚刚到学校就突然被人按住,戴上脚镣、手铐和黑色头套,然后押上了车……

  “后来才知道,给家人报信自己被抓的是一位学校的老师,要不然家里都不会知道他当时也被抓了。”孙宝东说。

  和孙宝东合伙开店的两位朋友在听到孙宝东被抓的消息后,因怕被牵连也关掉了门店,躲藏在外。

  “孙氏三兄弟案”曾在当地轰动一时,针对该案,不仅有当地领导批示,还有当地相关媒体对案件的正面典型予以报道。据当时的媒体报道,该案引起吉林省公安厅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将该案作为典型进行宣传报道。

  2011年,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了判决,一审判决认定,孙家三兄弟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以长春市凯旋路钢材市场为据点,以经营钢材为掩护,大肆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违法犯罪事实包括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等10余项。

  主犯孙宝国的罪名最多,包括故意杀人罪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在内,共有敲诈勒索、寻衅滋事、强迫交易等10余项罪名。二哥孙宝国被判处死刑,三弟孙宝东被判处无期徒刑,大哥孙宝民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其余被认定涉黑的13人也被判刑。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这份判决,把最早鞍山市铁东区人民法院认定孙家兄弟“防卫过当”的早已生效并执行完毕的原审判决也给撤销了,并被指定移送管辖至吉林市,并入涉黑案审理,最终又被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

  孙宝东等人均对一审判决表示不服,随即又将该案上诉到吉林省高院。2013年9月4日,吉林省高级法院作出终审判决,以孙宝国犯故意杀人罪,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以孙宝东犯故意杀人罪、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九年;以孙宝民犯敲诈勒索罪、非法拘禁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年零六个月;其他原审被告人分别被判处管制至十八年有期徒刑不等的刑罚。孙宝东等人不服,向吉林省高级法院提出申诉,均被驳回。

“铁”案被纠错

  2015年1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在辽宁省沈阳市揭牌成立。得知这一消息的孙宝东家属郑可新,和其他一同被判决的人的家属,向最高法院巡回法庭提出了申诉。

  2016年年初,孙家等人终于等到了盼望已久的最高法院第二巡回法庭针对孙宝东案件的再审提审通知书。

  郑可新描述说,这份通知书他感觉分量很重,这张纸也许就承载着他们兄弟三人及其他同案人的命运,“这份再审通知书终于又让孙氏三兄弟看到了希望”。

  郑可新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她之所以对这个案件始终不放弃,源于她对丈夫的信任。因为她始终认为他没有那么大的罪,所以一直对这个家不离不弃。

  其实,孙宝东在狱中也一直努力寻找翻案的时机。孙宝东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在看守所时,他闲下来就会去看一些法律方面的书籍、报纸或杂志。

  2016年9月26日,第二巡回法庭在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了该案。

  第二巡回法庭庭长胡云腾大法官在庭审现场指出了本次开庭审理的重点,其一是原审被告人孙宝国、孙宝东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再者就是原审被告人孙宝国、孙宝东、曲海文、周艳圣、孙福海、高威、周艳秋、邹作佰是否构成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最后是原审被告人孙宝民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

  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庭检察员当庭认为,故意杀人和涉黑犯罪定性、证据存在问题,“而且诉讼程序严重违反法律规定,并因此导致定罪量刑明显不当,显失公正”。

  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庭检察员当庭还指出,原审诉讼程序存在重复追诉、再审程序中加重原审被告人刑罚等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影响了该案的公正审判。

  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庭检察员还认为,原案诉讼过程中,本应按照再审程序进行审理的8起犯罪事实,被全部并入了孙宝国等人涉黑案重新侦查、重新审查起诉、重新审判,这“严重违反了法律规定”。

  在庭审最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庭检察员当庭建议改判。2016年9月26日,最高法第二巡回法庭并没有当庭宣判。

  孙宝东的辩护律师张铁雁在接受民主与法制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原审审理程序严重违法,存在违反最高人民法院指令,任意改变案件管辖,违法收集证据,错误认定案件事实,定性错误,量刑过重等严重错误,该案明显就是一个错案。

  2017年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再审后对该案进行了宣判,判决孙宝国、孙宝东的“故意杀人罪”“组织领导和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多项原审罪名撤销,16名被告人中有9人被改判无罪。

回家

  走出法院大门的孙宝东站在门口的台阶上,大喊了一声,但并没有多少人听到。孙宝东说,他出来后的第一想法就是想大喊一声,但他这一声并没有完全喊出来,如果完全喊出来他怕被别人笑话,说自己在监狱待傻了。

  虽没有完全喊出来,但孙宝东说他还是感觉浑身特别轻松,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他还说可算见到亮光了。

  法院离孙氏三兄弟家不算太远,兄弟三人在法院的大门口约定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自己的老父亲。

  1月22日,长春市一小区内,一套不足百平方米的房子里挤满了人,孙氏三兄弟的父亲就住在这里。房间里的人既有孙氏三兄弟的朋友,也有他们的亲人,都是特意在今天赶过来见一见久未谋面的孙氏三兄弟,房间里充满了问候、祝福和欢笑。

  而此时,瘫坐在轮椅上精神萎靡的老人,却毫无表情,他始终保持着沉默。他就是孙氏三兄弟回来要看的老父亲。

  面对如此景象,孙宝东既喜又悲。

  孙宝东说,“常言道,养儿为防老,而他们兄弟三人在老人的晚年却未曾尽到作为儿子的一点点责任。”

  而在他们被关押的几年中,家里又发生了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变故。首先是母亲在没有盼到他们洗冤的这一刻就离开了人世。而此时的父亲,也已是久病之躯。

  想起8年前还与父亲掰手腕的情景,孙宝东有一种深深的愧疚。

  让他有些安慰的是,他的儿子已经成长为一个大男孩。儿子在得知孙宝东将要回来之前练了一首吉他曲,要在今天为他弹奏。

  除了献上一首他拿手的吉他曲之外,孙宝东的儿子还为他准备了一个深深的拥抱。

  孙宝东的儿子说,他每次在探视父亲时,父亲近在咫尺却连拉个手的愿望都无法实现,隔着铁窗和玻璃,想多看两眼都感觉是一种奢侈。而现在,父亲忽然就站在了他的面前,他要深深地拥抱他,找回多年未有的缺憾。

  孙宝东也还记得,他刚出事时,儿子才刚刚上小学二年级,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而转眼间已经长大成人。

  孙宝东远在日本的女儿听说父亲回来了,用微信发来视频,要看看回家的父亲,而视频接通后,孙宝东却拿着手机,不知如何操作,他更不知道用来看视频的软件叫微信……

  采访最后,孙宝东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最近一年他都没有任何打算,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先好好陪陪家人。

  “回家的感觉真好,幸福来得太突然!”孙宝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