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聚焦民生,为民发声
雾霾为何越治越严重,安全生产形势为何依然严峻?2016年河北省民众重点关注的这两大民生领域,在今年该省两会上仍是绕不开的话题。怎么办?代表委员建言献策,畅所欲言。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
1月8日,在河北省省长张庆伟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继续优先保障民生投入,重点办好10件民生实事。这其中包括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就业创业规模、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关爱妇女儿童行动等内容。
与此同时,精准治霾、安全生产、饮用水安全等话题继续引发讨论。
开展蓝天行动,精准治霾
在河北省今年的“一府两院”工作报告,以及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及建议中,雾霾治理依然是重点话题。
张庆伟在总结回顾2016年工作时表示,去年河北坚持不懈治理污染,全省PM2.5平均浓度下降9.1%,达标天数增加16天。同时提出,今年目标是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6%以上,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出重拳治理污染。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卫彦明在河北省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介绍,去年共审结生态环境保护类案件1384件,同比上升64.96%。河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童建明报告,去年全省检察机关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开展“利剑斩污”行动,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检察监督活动,提前介入蠡县“5·18”重大环境污染致人死亡等一批案件,监督移送涉嫌犯罪案件45件52人,监督立案81件91人,批捕487人、起诉1200人,立案侦查职务犯罪166人。
去年河北两会,通过了首个京津冀协同立法项目《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已施行近一年时间。而自去年入冬以来,雾霾天气依然频发。
不少专家表示,这与散煤燃烧有很大关系,建议调整能源结构。数据显示,河北省采暖期天数约占全年的30%,却“贡献”了全年污染排放的近50%,而燃煤成为最大污染源。
河北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石家庄市政协副主席郭斌说:“散煤燃烧是当前河北省大气污染治理中的薄弱领域,调整农村能源结构势在必行。”
为治理大气污染问题,河北提出,将开展“蓝天行动”,突出科学治污,精准治霾。
对此,政府提出,要继续深化散煤、焦化及露天矿山、道路车辆污染四个专项整治。大力实施“电代煤”“气代煤”等清洁能源替代工程。抓好农村散煤替代和清洁高效集中利用,确保廊坊、保定禁煤区18个县(市、区)散煤归零。河北还将加快主城区污染企业搬迁,建立“高架源”排放清单和违法排污企业“黑名单”制度。
除此之外,重化产业集中和发展方式粗放,也是河北省环境问题突出的原因。新的一年,河北也将继续推进去产能工作。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是去产能最为较劲的一年,无论难度多大,都要确保打赢“6643”收官战。要加快廊坊、保定、张家口钢铁产能全部退出和承德、秦皇岛钢铁产能部分退出。提出年内压减炼钢产能1562万吨、炼铁产能1624万吨、煤炭产能742万吨。
河北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石家庄市高新区科技创业园副主任王亚东还提出建议,将山西、山东、河南、内蒙古等省份也纳入到京津冀携手治霾中来,更大范围地联合作战。
通过《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会议表决通过了《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将在3月1日起正式施行,2005年出台的现行《安全生产条例》将废止。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马兰翠说:“河北省现行的安全生产条例自出台至今已有11年之久,已经滞后于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需要。”
据河北省安全生产管理监督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河北省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628起,死亡人数1220人,同比分别减少37起、5人,下降2.2%、0.4%。其中,发生较大事故23起,同比持平;死亡94人,同比增加4人、上升4.4%。而在工矿商贸领域,河北省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上,邯郸、廊坊两地都较2015年呈现大幅上升;较大事故大幅上升,非法生产事故突出。
《条例》坚持以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为重点,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严密的责任体系和完善的系统治理提升安全生产总体水平。
记者梳理发现,相比旧的安全生产条例,《条例》共8章,由原来的63条扩充至84条,明确并细化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及法律责任等规定。
在法律责任的规定上,加大了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照条例规定受刑事处罚或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受处分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此外,《条例》还新增重点行业安全生产特别规定一章,对涉及矿山、金属冶炼、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建筑施工等重点高危行业的生产经营运行及管理监督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对车站、影剧院、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和机构的消防、用电、燃气、实验室等,规定要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排除事故隐患,制定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并每年至少组织两次应急演练等内容。
关注多领域,为民发声
除上述雾霾和安全生产关乎民生切身利益,不少代表委员还关注其他民生领域的问题,为民发声。
河北省人大代表马付平为农村的空巢老人发声,她提出《关于加大对农村互助院的帮扶力度》的建议。她呼吁有关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农村养老互助院支持,让互助院更好地办下去,让更多空巢老人能在互助院相互照顾。
《反家庭暴力法》施行近一年,河北省各级法院尚未出台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相关细则。河北省政协委员、省妇联副主席王冬梅,建议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尽快制定人身安全保护令具体实施办法或细则,为及时有效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在食品安全领域,河北省政协委员张志民提出,政府部门应尽快出台通用的网络食品标准,对准网络食品的原料、外包装等,要加以“量化”。
在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上,民建河北省委建议发动力量,对该省燕山太行山区、平原地区、黑龙港流域等不同区域的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进行细致翔实的核查统计,摸清各地饮用水安全状况底数,在找准薄弱地区、薄弱环节和缺口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方案,将工程计划严格落实到每一个县、每一个乡、每一个村,并建立有效的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系统,加大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力度,争取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覆盖面达到100%。
医疗体制改革,改善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依然是参会人员关心的重点问题。面对虚高的药价,河北省政协委员、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梁君奎认为,控制药价必须从源头定价抓起,有关部门应在控药价和促医药产业发展间找到适度平衡,科学合理地评估药品生产、销售、研制等各个环节的成本,真正建立起科学的药品定价机制和有效的核查监管机制,坚决制止生产企业虚列成本、虚定价格。
代表委员还提出破除“以药养医”,有助于遏制虚高的药价,提升医生的薪酬待遇。河北省人大代表、省眼科医院院长张铭连建议,应把公立医院改革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等统筹考虑和谋划,建立适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机制,优化医疗资源合理配置,让医生薪酬和药品脱钩。
(本文部分内容根据媒体报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