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长春北郊监狱积极打造优质监狱
本报讯(记者葛优 □雷洪涛 通讯员王兴满) 吉林省长春北郊监狱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理念,在法治视野下,进一步突出教育改造的导向科学性、内容丰富性、形式灵活性和措施针对性,强化服刑人员思想、文化、技术教育及心理矫治,推进教育矫正工作向规范化、精细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积极打造优质改造监狱。
突出导向科学性
推进教育矫正规范化
坚持高标准、高要求和高质量,加快制度建设,加大执行力度,加强检查督导,确保教育改造工作规范进行。通过完善工作机制、严格工作标准、规范工作流程、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形成组织有力、规范有序的工作态势,切实提高教育改造机制的科学性和执行力。着力提升监区文化建设、民警讲师团队创建等系列活动、专项教育整顿活动及专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以及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实操培训的规范化水平,全面确保教育矫正工作落实。
突出内容丰富性
推进教育矫正精细化
大力推进思想文化教育。针对部分服刑人员法规意识弱、悔罪态度差、不讲文明礼仪,开展“强意识 正态度 讲文明 互谦让”专项教育整顿;围绕中政法委5号文精神及严格规范“减假保”有关要求开展专题教育,解读新刑事政策。构建多元化多维度帮教网络。结合亲情、传统节日等元素,开展各类主题的监狱(区)开放日暨帮教活动;建立健全“监狱每半年一次、监区每季度一次”常态化亲情帮教机制;开通网上视频远程帮教,为不便来监狱帮教的服刑人员家属畅通帮教渠道。
突出形式灵活性
推进教育矫正特色化
加大硬件投入,完善配套设施。围绕“文化设施完善、文化氛围浓厚、文化特色明显、人文素养提升”思路,推行文化监区建设;积极开展书画展,篮球赛系列活动及“一区一品”监区文化品牌创建活动;录制“改造教育专题片”,打造互动平台。按照“主动性参与、亲身谈体会、传递正能量”思路,由监狱拟定每期教育主题,指定专人承办,由民警和服刑人员围绕主题互动问答,共同完成教育内容。
突出措施针对性
推进教育矫正专业化
整合人才资源。建设由具备法律、教育、心理咨询等职业资格及专业素养的民警组成的“讲师团”(分法制、国学、道德、文化、技术5个组)和“心理健康辅导团队”,负责对服刑人员的思想、文化、技术和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守法、感恩、党史、爱国等专题课程,或适时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现场心理咨询,充分发挥人才队伍的专业优势和示范作用。组织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民警,结合监狱实际认真总结经验,编撰《法治视野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行刑中的体现研究》《老病残犯刑罚执行》《顽危犯教育转化及心理咨询案例》等理论研究成果,为民警公平公正执行刑罚、开展教育改造工作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