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旬农民义务宣传法治30载
30年来,普朝富以小小黑板报作为自己的普法阵地,用行动向全社会诠释了“坚守”两个字的真正含义。
——记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双江街道登云社区小龙潭村农民普朝富
要说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双江街道登云社区小龙潭村的普法明星,非85岁的普朝富莫属。
他坚持义务刊出黑板报,坚守普法宣传阵地已经30年了。
30年来,老人用自己手中的粉笔,义务为登云社区小龙潭居民小组编写黑板报300多期,向农村群众传递党的声音、宣传党的政策、推广实用技术、传播先进文化。
现在,位于村口的两块小小的黑板报囊括了小龙潭村村民关心的重要信息,除了综合新闻、时政要闻、法律纵横、夕阳红等栏目外,还有关于养生保健方面的内容和村民小组的公告等。每月更新一次的黑板报,已成为村民了解信息、开阔眼界的重要窗口。
普朝富是居住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双江街道登云社区小龙潭村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义务向农民传递正能量的法治宣传员。
由于成绩突出,在峨山县司法局的推荐下,普朝富被评为全国“六五”普法(2011-2015年)法治宣传教育模范个人,此外,他还是首届峨山好人、道德先锋、峨山县百姓宣讲团名誉团长、玉溪市十大法治新闻人物。峨山县也被评选为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县。
在农村打造宣传阵地
在小龙潭居民小组,普朝富的威望很高。上过初中读过几年书的他,曾担任过原登云乡文书和小龙潭生产队长等职务。那时,他带领村民干事创业,积极投身到农村的发展建设中,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由于平时喜欢读书看报,又写得一手好字,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初开始,普朝富就为峨山县的《峨山报》及县广播电台等媒体写稿,成为峨山县最早的一批业余通讯员和宣传员。
80年代初期,村里退休干部钱开文利用一块小黑板,把一些国家政策、新闻等写在上面,引起了村民的好奇和关注。钱开文老人去世后,普朝富就把办黑板报的工作接了下来,这一接就是整整30年。
为了在农村打造一块宣传阵地,普朝富还向小组提出“多建几块黑板,办好黑板报”的建议。就这样,在小龙潭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庄里,小黑板由1块变成了3块。
坚守在这块阵地,普朝富把服务群众、当好党的宣传员、做好基层的法律明白人作为自己行动的目标和宗旨。
用心经营“自留地”
为了使黑板报的信息源更广、内容更丰富,把黑板报办出特色、贴近农村实际,普朝富养成了每天阅报、剪报的习惯。多年来,村民小组为他订阅相应的报刊杂志,供他参考。
普朝富自己也养成每天看电视新闻、听收音机的习惯,看完、听完了用小本子把主要信息记下,再整理到黑板报上,有意思的、符合村民实际的内容绝不放过。
如今,这位85岁的老人依然耳聪目明、精神饱满。家里客厅的桌子上放的都是他整理、收集的资料,还有他自己的手稿。此外,普朝富摘录的重要信息全都记在信签纸上,就连纸的背面也写得满满的。
不仅自己收集整理,普朝富还经常跟村民交流沟通,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无论自己写的还是选择的报纸文章,都尽可能做到直白通俗,让具有小学文化的村民都能读懂。
那些报纸、杂志、电视上的时事、政策和法律法规,普朝富都把它们摘抄在黑板上,供村民们阅读参考。就这样,普朝富把几块黑板当作自家的“自留地”,用心经营一干就是几十年。
无私为村民服务
在小龙潭村,村民们对于黑板报的存在已经习以为常,仿佛是陪伴多年的老朋友一样。就连村文艺队的剧本都是根据普朝富的黑板报内容改编的。
之所以一直坚持用黑板报传播知识,普朝富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村里不是每户都订有报纸,而黑板报人人可以看见,刊出的内容也切合实际。
对于很少订报纸、看新闻的村民来说,自从有了黑板报后,他们吃了晚饭出来走走或是路过黑板报,就能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近期发生的大事,省了很多时间,也扩大了视野。
普朝富的黑板报每个月出一期,若遇重大节日,还会出专刊。通过这一宣传阵地,村民们对党的方针政策有了新的认识,对发家致富也有了新的思路,黑板报成为村民了解信息、开阔眼界的重要窗口。
黑板报不仅吸引村民阅览,也吸引了学生老师前来观看。玉溪市民族中学就位于小龙潭村,黑板在通往学校的路边,老师、学生、家长路过时也经常在黑板报前停留。
65岁的李秀凤是峨山小街镇兴旺村人,现在在小龙潭村附近打工,每天打水路过黑板报时都会停下来看看,成了普朝富的忠实“粉丝”。
普朝富的大儿子普建国是小龙潭村民小组组长,说起父亲办黑板报,他满心敬佩和支持。老父亲的坚持对他的工作也相当有利,因为只要宣传工作做好了,其他工作都好开展。现在村民都不乱扔垃圾了,村子两边也种上树木,环境卫生着实好多了。
“老父亲这种无私为村民服务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学习,我一定要把它传承下去。”普建国还记得,以前三块黑板,父亲每更新一期黑板报,都要花一天半的时间,现在减少一块了,也要花费一天的时间。渴了喝口水,累了就坐下来休息一会。80多岁的老人,家人都很心疼他,但他乐在其中,从未轻言放弃。有时候下大雨,雨水把黑板上的字冲洗掉了,老人怕群众看不清,雨一停,就让家人扶着蹒跚赶去补写。多年来,普建国一家人也给予了老人极大的鼓励和支持。
做好党的宣传员
现在,普朝富除了负责黑板报,还被村民们一致推选为小组老年协会的会长,负责老年协会的一切事务。
村里不管哪家有红白事,写个申请什么的,全都是由普朝富老人来写,有什么纠纷都会让老人来参与调解和评判。
尽管已是古稀老人,但普朝富思路清晰、口齿伶俐、办事公道,不少村民说,老人多年的努力让村容村貌悄然发生了变化,村里重知识、重教育、守法治的人家越来越多。
而对于这份坚持了30年的事业,普朝富表示,他自己只想为党和人民做点事,有这个能力就发挥这个能力,坚持下去,直到他手抖,眼睛看不清为止。
“如果我的宣传能影响和改变大家的观念和生活,能一样为党做事为村民做事,我觉得自己做一辈子义务宣传员,值了!”普朝富多次表示,他虽然不是党员,也不是退休干部,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但是做党的义务宣传员,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及时让身边的人知道了解,是他人生的梦想和追求。
这位八旬老人的普法事迹也得到了峨山县司法局的认可。在他们看来,普朝富30年的坚持和奉献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乡村宣传员的付出,他更多地代表当地基层政府履行了教育和宣传的职责,并通过个人的力量给整个村带来了变化。
现在,普朝富的最大愿望是想培养个接班人,当他自己干不动时,依然能有人定期更新黑板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