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单车”融入城市发展需要管理措施跟进
短短20天,2.35万辆共享单车涌入江苏南京新街口及其周边区域。为市民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随意占道、乱停乱放现象,影响交通损市容。日前,南京鼓楼区城管局邀请共享单车运营商、市城市治理委员会公众委员、城管执法人员等举行座谈会。城管部门要求,企业应主动与管理部门对接,共同确定单车合理停放区域;如果企业无动于衷、任由乱象蔓延,将一律依法按上限处罚。
去年以来,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共享单车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也赢得了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但这种方便,又给城市交通秩序带来新的困扰。随着共享单车的高频使用,随之而来的管理问题也不容忽视。如广受关注的共享单车停放问题一度成为关注的热点。作为公共自行车,如何将发展融入城市管理,如何在公共空间做到有序发展,考验着各方的智慧。
创新需要更多的包容、呵护与扶持。共享单车作为一个新事物,并非十全十美,许多问题的确需要在运行中逐渐规范与完善。它在运行中暴露出的这些问题其实并非共享单车自身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看,是城市现行的公共管理滞后于新事物的成长,因此,单靠单车自身无法完全解决。一方面,“共享”本身就是一种自律性理念,既需要政府部门为共享型经济模式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更要求参与者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通过自律实现“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另一方面,共享单车是绿色出行的创新模式,这个创新能不能从种子长成参天大树还需要管理措施跟进。我们一边在倡导绿色低碳出行,一边却对支持绿色出行缺乏准备,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不足、路权分配并不合理。只有解决好这些矛盾,才是共享单车问题的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