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引出大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的数目渐渐大了起来,给到孩子手里家长不放心,但直接“没收”又容易产生矛盾。那么,压岁钱到底应该怎么收?怎么花?

  小小的“压岁红包”引发出一个社会大问题。



  

  从压岁钱的历史传承来看,我国大约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就有给孩子压岁钱的习俗。最初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有避邪的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压岁钱渐渐使用流通的货币。

  按中国的传统来看,压岁钱是由小辈们自由支配的。毕竟在过去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压岁钱的数量很少,仅仅是图个吉利。很少的一点钱对孩子们来说,其实和一年只有一次零用钱一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的数目渐渐大了起来,少则50100元,多则上千元的压岁钱,给到孩子手里家长不放心,但直接“没收”又容易产生矛盾。那么,压岁钱到底应该怎么收?怎么花?

  小小的“压岁红包”引发出一个社会大问题。

压岁钱归孩子,与年龄无关

  马上要过年了,16岁的小刘一直盼着今年的压岁钱,因为他想给自己买台电脑。可小刘的妈妈不同意,要求小刘今年的压岁钱要全额上缴。“钱明明是给我的,又不是给我妈的,为什么要全部上缴?”为此小刘专门查阅了法律资料,他想知道压岁钱到底是妈妈的还是自己的,他能不能买自己想买的电脑。

  一查资料才发现,跟他有同样疑问的人还真不少。

  有人认为,孩子收到压岁钱,作为孩子的父母,也要相应给对方的孩子同等数额甚至更多的压岁钱,这是“礼尚往来”。由此可见,孩子的压岁钱不是白来的,而是通过家长之间财产的交换而来的,不能视为孩子自己的财产。

  也有人认为,长辈给孩子的压岁钱,应该属于孩子所有,家长不能霸占,这是对孩子财产的侵犯。

  更为权威的法律解读则是: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其实是一种赠与行为,受赠者因赠与行为而获得该压岁钱的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也就是说孩子的压岁钱应当属于孩子获得的“赠与”,获赠的财产应该属于孩子所有,不能视为家长的财产。

  既然证明了压岁钱属于自己的财产,那么是不是压岁钱就能够直接由孩子全权支配呢?准确的答案是:孩子虽然对压岁钱享有完全的所有权,但是其处置权并不能等同于成年人,而是受到一定限制。

  我国《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见,18周岁以上及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都有能力,也有权利支配自己的压岁钱。

  而未成年人虽然同样享有对压岁钱的所有权,但因其智力能力和自制能力有限,并不一定能合理有效地使用压岁钱。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十二条的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即使年龄较小的孩子要由父母代理支配压岁钱,也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直接“没收”,因为法律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不履行加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只有积极履行代理职责的行为才是合法有效的,反之则侵犯了孩子的财产权,需承担法律责任。

压岁钱怎么花,引导是关键

  在一项关于压岁钱的调查中,有3755名网友参与了调查。其中“你的压岁钱去哪里了?”这项调查中,61.92%的网友选择了“被父母用代管的方式‘没收’”,主动上交给父母的有10.92%,自己支配花销的仅占11.45%,而在父母的指导下投资或储存的有15.71%

  其实,父母粗鲁“没收”孩子压岁钱的方式既有违法风险,更容易导致家庭矛盾的产生,那么怎么处理才更好呢?

  民法通则第十八条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依据最高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0条规定,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是监护人的职责之一。对此,家长一定要向孩子说清楚:收上来只是为其保管而非没收。

  既然是保管,那就不能随便动用,除非是为了孩子的利益,比如为孩子买商业保险、让孩子参加兴趣班等等,可以动用压岁钱。家长在保管压岁钱期间,可以为孩子建立一个理财账户,帮助和引导孩子制定理财计划,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

  “给压岁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习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的额度越来越高,如果父母处理不好,反而变成了坏事。”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廖成林表示,如果将压岁钱直接给孩子,让孩子随意花,不仅没有好处,可能还会让孩子养成一些恶习。因此,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非常重要。

  “至于压岁钱是用来储存,还是用来买投资产品这都不重要,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压岁钱才是‘正道’。”廖成林说,家长在教育孩子感谢长辈的同时,要引导孩子合理使用压岁钱,让孩子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