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两个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获表彰

  本报讯(记者周頔) 近日,经北京市委社会工委评定,北京市法学会系统2015年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中,“看护迷途”——司法社工介入看守所内羁押未成年人综合服务延续项目及基层人民调解培训服务获评为2015年市级优秀项目,获奖金8万元。

  2015年北京市法学会系统共21个法学法律组织承接了政府购买服务项目21项。截止到2016531日,上述项目已按计划完成了工作目标和任务,并于20167月接受市社会办绩效考核,项目实施的规范性、成效性获得了考核组的一致好评。

  本次获评优秀的两个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市社会办和市法学会的要求,广泛动员本领域内的法学法律专家和志愿者,合理规划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活动开展,严格落实财务管理要求,注重成果宣传与转化,管理规范、成效优异。

  “看护迷途”——司法社工介入看守所内羁押未成年人综合服务延续项目由首都师范大学少年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与研究中心实施,该项目旨在以看守所内在押的涉罪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结合个案、小组工作等多元化服务模式,设计开展更为丰富的法制教育、生命教育的课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共完成个人服务249人次,小组服务198人次,团体服务72人次,项目充分利用涉罪未成年人被羁押的时间,帮助他们在违法犯罪之后获得改善和成长,很好地实现了促进偏差行为青少年顺利回归社会,预防犯罪行为再发生的实践目标。

  基层人民调解培训服务由北京预防跨国犯罪研究会承接,在相关社区、街道、司法所的积极配合下顺利完成了全部的既定目标,调研村社居民1500人和基层人民调解员400 人,累计开展个别访谈63人次,形成调研报告1份。开展理论、实务培训12场次,访谈受益人员达630人次。创建2个信息沟通平台,受益人员318人。为政府制定相关决策、政策和基层人民调解员培养、评价、使用与激励提供了理论依据,进一步提升了基层人民调解员的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特别是切实提高其解决基层人民调解实际难题的能力和水平,并充分利用现代便捷的信息化手段,为全体参加培训学员搭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信息沟通平台,出色地完成了项目绩效目标。

  下一步,北京市法学会将继续秉持“团结、服务、管理”的理念,不断推进相关工作机制的落实和完善,组织引领系统内的法学法律社会组织更加规范、高效地完成2016年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为首都的社会建设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