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北京社区入室盗窃立案同比下降6.2%
205个派出所辖区盗窃机动车案件零发案
本报讯(记者汤瑜) 2016年,北京公安机关大力加强平安社区建设,全面落实警力前置,推广实施“一村(一格)一警”工作,组织5769名包村民警协助社区民警开展信息采集、矛盾化解、隐患排查等基础建设,提高了社区群众见警率和社区防控水平,全局社区民警占户籍派出所警力比例同比上升了近5%。实现了警力沉下去,案件降下来的工作目标。据警情监测显示,截至2016年12月25日,全市社区入室盗窃案件立案同比下降6.2%,盗窃机动车案件立案同比下降14%。
此外,记者获悉,在全市机动车总体数量大幅增加的前提下,北京市公安局不断强化物技防措施,全市盗窃机动车案件不断下降,全年有205个派出所辖区实现盗窃机动车案件零发案,占户籍派出所总量的58.2%。在城六区中,东城、西城、海淀各有18个派出所辖区实现盗窃机动车案件零发案,朝阳和石景山各有10个派出所辖区零发案,丰台有6个派出所辖区零发案。
2016年,首都公安机关进一步推进立体化社区防控体系建设,确保社区治安秩序良好。各分局派出所依靠地方党委政府支持,全面推进社区科技创安建设,全市楼房监控安装率达到73.5%、单元楼门楼宇对讲安装率达到63.7%。各部门认真贯彻市局“科技信息化年”战略部署,大力推进派出所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积极研发社区民警警务采集终端,进一步提升了防控信息化水平。
在创建平安社区工作中,公安机关注重发挥“东城守望岗”“西城大妈”“朝阳群众”“丰台劝导队”“海淀网友”等群防群治的品牌作用,日常发动50万、重大安保时期发动80万“红袖标”参与社区防范。全年共组织近36万社会信息员收集各类有效信息线索近32万条,从中破获刑事案件4470余起、治安案件近8000起;收集社情民意信息58万余条。针对社区发案的季节性特点和影响全市发案走势的高发案地区,公安机关开展了“百所百日”安全防范竞赛活动、社区冬防“筑城”专项行动和“大走访、查隐患、强基础”等专项工作,联合有关部门和警种开展了29个市级挂账高发案地区、100个市级挂账重点地区挂牌整治活动,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社区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