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援助民 实至名归
——北京市西城区法律援助中心荣获全国法律援助先进集体称号
本报讯(记者赵春艳) 近日,在司法部第五届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中,北京市西城区法律援助中心荣获“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近年来,西城区法律援助中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首任,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放宽条件,提升软硬件服务质量,围绕“供给侧”改革,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据悉近三年来,区法律援助中心及各工作站发挥职能,确保提供的法律援助数量持续稳步增长,共接待来访群众9412人次,解答“12348”法律服务热线来电8837件,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2009件(其中2016年案件数量突破1000件),为当事人挽回损失或者取得利益2300万元,切实维护了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了解,北京市西城区法律援助中心自2003年成立十余年来秉承服务大局、扶贫助困工作理念,不断搭建法律援助服务平台,完善服务网络、丰富服务载体,受援人及案件数量持续增长,使越来越多的困难弱势群体在法律援助中受益。西城法援中心也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公职律师队伍。为了提升法援案件的质量,组建了西城区法律援助专家顾问团。通过顾问团律师亲自办理示范性案件,组织志愿律师旁听庭审、顾问律师对案卷进行评查等形式不断提升法援律师办理案件的水平。
西城区的区位特点决定了全区工作稳定与服务的总基调,以及在工作中要有高度的大局意识。近年来,西城法援中心统筹12348法律服务平台并有效利用信访、法院、劳动保障、街道等工作站,对全区来电、来访中涉法咨询案件情况进行收集汇总,定期制作舆情分析报告。如动批外迁、泛亚、E租宝、马航失联等事件,全程配合工作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法律服务,有效安抚当事人,使事态平稳调解过渡。
另外,法援中心在扶贫助困上,也不断丰富法律援助的服务形式。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法院和军休活动中心工作站,实现了残疾人温馨家园法律援助工作室的全覆盖;同时为各工作站配备了法援律师分团,充实了工作站的力量并将受理、初审以及指派意向等职能有效的下放,使群众能够就近获取法律帮助。
法援中心主任于超告诉记者,近年来,西城法援中心在扩大法律援助社会影响上不断下功夫。先后开展了“印象法援美术、书法作品展”“我心中的法律援助主题征文”“西城法援十佳案例评选”等活动。通过活动,不断树立法律援助工作者热爱法援的意识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此外,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法律援助,西城法援中心还定期组织开展模拟法庭、文艺汇演、灯谜竞猜等形式新颖的宣传活动;向公众每天推送“西城法援”微信订阅号,设计并广泛使用西城法援的吉祥物“小助律师”,制作并发行了旨在介绍法援知识的五集动漫宣传片。
西城法援的品牌形象越来越深入人心,中欧法律援助论坛专家、巴基斯坦参议院主席拉巴尼等来访时,对西城法援的品牌文化予以了高度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