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企业重组管理体制

山东汇益企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建立健全企业重组管理体制

盘活企业不良资产 改善民众生活 为政府减压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加强企业改革,盘活企业库存商品”的有关指示精神,山东汇益企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烟台成立了“库存商品调剂(网络)中心体系”,该网络体系即将上线。通过这个网络体系,该地区建立了一套互联网加实体的企业重组管理体制,充分运用“互联网+杠杆”的作用,让体系发挥最大的效益,加大企业不良资产的盘活量,为发展不良的企业增强生命力,让“死企”变活企,让“死钱”变活钱。同时扩大再就业率,增加国民收入,提高民众生活水平,为政府减压。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商务部原副部长张志刚指出,商品高库存是企业“不堪承受之重”,也是“去库存”的重要内容。

  张志刚说,高库存是需求拉动数量性扩张发展的必然结果。加快供给侧结构的调整和改革,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有效性,是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所原所长、博士生导师任兴洲说,合理的库存是整个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和流通中必有的环节,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而“去库存”中的“库存”,实际上是指库存积压商品,即大量的暂时卖不出去的商品。从中央层面主要指的是房地产的库存,其实还包括去产能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库存。

  商务部特聘专家、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介绍说,易货贸易主要有实物商品对实物商品的易货、服务商品对服务商品的易货、实物商品对服务商品的易货。

  洪涛指出,易货贸易是“去库存”的重要途径,也是商品交易模式的创新,还是消费升级的一种方式。易货贸易对搞活流通、促进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他认为,当前中国易货贸易进入到一个非常机遇期,大米换高铁、石油换蔬菜等,以及出现了许多的易货贸易模式,其背景有三个方面:一是借助于网络技术使易货贸易上台阶,二是借转型升级促进了易货贸易的发展,三是借规范管理促进其有序发展。

  专家认为,制度供给是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形成新的制度供给,对于促进库存积压商品的流通至关重要。同时,做好库存商品流通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为落实国家“去库存”任务更好的服务。

  全国库存折扣商品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易货贸易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主任毛德鼠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库存不仅是指房地产领域,多个行业领域的去库存问题更值得重视。

  毛德鼠指出,高库存问题已成为不少行业“不堪承受之重”,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他表示,当前,钢铁、煤炭、石化、机械设备、纺织、服装、汽车、家电、家居、手机、酒类、卫浴等多个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库存积压问题,企业利润亏损,面临着半停产、停产甚至破产倒闭的局面。

  同时,原有的库存未处理完,新增的库存又进仓,这种恶性循环成为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如果得不到有效调控,还将进一步恶化,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去库存就是在帮助企业消“肿”,应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他说,在经济发展进入增速换档、结构调整阵痛阶段,去除过剩产能和消化积压库存问题,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也是重中之重。

  他表示,去存库也将孕育新的机遇,配合“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库存积压商品流通市场、易货贸易等创新实践将会蓬勃发展。

  毛德鼠认为,面对“高库存”的困扰,建立高效的库存积压商品流通网络,搭建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促销平台,是众多企业厂商期盼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扶持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这为开展去库存工作奠定了前提基础。

  他介绍说,培育发展库存商品流通市场试点的工作,是落实“去库存”号召的一项有益实践。全国首个库存商品流通市场浙江越美国际轻纺城和内蒙古能建物产有限公司负责的,全国首个国有企业参与的库存商品与易货贸易市场项目在此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毛德鼠认为,库存积压商品问题并不是新问题,长期以来就一直存在。往往是在年底企业报上来的库存积压特别严重时,领导才会关注和重视,不能从更根本上预先防范,提出要求后,又难于落实,因此,使去库存工作成为空洞的口号,没能真正落到实处,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他结合30年来从事库存积压商品流通工作的实践经验,就如何将去库存工作落到实处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要有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建议由国务院牵头、相关部委参与,成立专门的去库存工作调研小组。二是要加快库存积压商品流通立法进程。对于人为造成的库存积压要追求法律责任。三是要鼓励多元化的盘活库存的形式。四是要研究制定处理库存积压商品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五是要避免国有企业处理库存时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六是要建立库存商品信息大数据,摸清各省、各行业的库存情况,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据了解,《库存折扣商品网上交易管理规范》行业标准是根据“商务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5年第一批流通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商办流通函[2015]143号)文件的要求,由中国旧协库存折扣商品专业委员会负责承担制定的推荐性行业标准项目。完成年限为2016年。

  标准起草单位为中国旧货业协会库存折扣商品专业委员会、中库会易融通(北京)物资贸易有限公司、内蒙古能建物产有限公司、浙江越美国际轻纺商贸城有限公司、荣成健康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福安乐投资有限公司、云南盾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国泰康扶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四川逸联易得贸易有限公司、陕西易货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16419日下午,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在呼和浩特召开了国内贸易行业标准《库存折扣商品网上交易管理规范》(送审稿)审定会。商务部流通发展司李嘉建处长出席审定会并讲话。

  审定组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查部原主任周思源任组长,成员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原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兴洲,著名流通经济学家、原国家内贸易局副局长丁俊发,商务部特聘专家、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等有关专家企业家代表。

  会上,标准第一起草人、中国旧协库存折扣商品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易货贸易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主任毛徳鼠向与会专家组作了标准编制情况的汇报。与会专家经过认真讨论,逐条审议,提出了有关修改意见。

  专家组认为,该标准根据中央供给侧改革的精神,对库存折扣商品网上交易的原则、质量、价格、管理等进行规范,对促进库存折扣商品网上交易将起到重要作用。标准定位准确,文字严谨,结构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的创新性。会议一致同意该标准通过审定。

  据悉,中库会拟于2017年上半年举办该标准的实施发布会,诚邀有关企业合作参与。

  2016517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电子商务发展还有很大空间,商务部今年将继续加大政策力度,做好相关促进工作。

  沈丹阳指出,促进工作今年重点做三项:第一,做好去年先后启动的促进发展规范电子商务的专项行动和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第二,要着重开展线上线下融合、跨境电子、商务进农村等重点任务。第三,进一步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完善应用环境。

  沈丹阳介绍,去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超过20万亿元,达到20.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7%,在这个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全国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了27.8%,总规模超过1万亿,是10251亿人民币,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241亿元,增长25.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10.6%,这些数据说明电子商务在前几年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今年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建立库存商品调剂管理体制是当前国家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之路,在西方国家几十年前就建立了库存商品调剂体制,我国政府在30年前就强调加速库存商品流通建立一个库存商品调剂体制。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处在一个转型时期,至今对库存商品调剂体制没有完善建全,企业各自为阵。我国自从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体制不断进行改革,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活力,新型企业发展加快,由于现代化经济管理体制的落后,各类产品不断的更新换代,生产的产品却又不符合市场的需求,长期以来加大了商品的库存,造成了大量商品不能及时流通,促使企业停产,进入不良循环。为了解决企业的活力和生存,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重组体制,对不良企业进行重组,盘活,对企业的不良资产进行全面调剂,通过这样一个机构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可以达到集团化上市公司的目的。通过企业重组使小型企业组合成大型企业,走进资本市场,加大企业产品的流通,促进企业的发展。

  山东汇益企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库存商品调剂网络中心体系”弥补了国家在去库存方面的网络空白,经过两个月的运营,对重组企业、盘活库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