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法治河北论坛”召开

  本报讯(记者钟安安) 由河北省法学会主办,北京市法学会、天津市法学会协办,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承办的第七届“法治河北论坛”近日召开。河北大学校长傅广生,北京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苗林,天津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魏康利到会并致辞。论坛开幕式由河北省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奎连主持。中国法学会会员部副主任肖育斌应邀出席并讲话。

  本届论坛以“京津冀法治建设协作机制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法治保障问题、司法改革问题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分4个单元进行了深入探讨。

  论坛交流阶段分别由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孟庆瑜、河北地质大学教授南振兴主持。国家体育总局法规司司长刘岩、河北地质大学教授孙日华等16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发言,天津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建伟、河北省委党校教授杨亚佳、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教授肖辉对论坛发言分别作了点评。

  专家学者针对京津冀协同立法、地方立法后评估、司法统一裁判标准、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行政调解制度、司法统计改革、检察官业绩评价机制改革,以及知识产权风险防范、网络犯罪、冬奥会法治保障等问题,提出了具有建设性、可操作的对策建议。

  肖育斌在讲话中对河北省法学会近年来的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就如何提升法治论坛影响力、促进成果转化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要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法学会和法学研究的政治性。各级法学会和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要把认真学习领会好、坚决贯彻落实好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二是要不断提升“法治河北论坛”的层次和影响力,打造成国内知名法治论坛品牌。三是要做好论坛成果的再加工再提炼,积极促进成果转化工作。要对论坛成果及时进行梳理总结,分类分层次形成法治建议,报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实务部门。及时将论坛成果报送中国法学会,形成上下联动,共同推进成果转化。

  论坛共收到论文115篇,经过河北、北京、天津三省市法学会组成的专家评审组进行评审,共有32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8篇,优秀论文奖20篇。论坛组委会对获奖论文作者进行了表彰。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教授肖辉作了会议综述。来自京津冀三省市法学会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和实务部门共100余人参加论坛。